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百年老字号之争或将落幕!双方品牌、商标字号纷争不断,此前天津IPO遭北京同仁堂集团起诉,并索赔5000万
红星资本局11月16日消息,持续已久的“同仁堂”商标之争有望落幕。据市场监管总局经营者集中反垄断业务系统网站,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同仁堂集团”)收购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津同仁堂”)股权案近日已进入受理阶段。

根据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公示表,交易完成后,北京同仁堂集团将持有天津同仁堂60%的股份,单独控制天津同仁堂。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同仁堂的最终控制人已由张彦森、高桂琴夫妇变更为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过去,两家“同仁堂”商标字号纠纷不断。2021年,天津同仁堂转战创业板IPO,却遭北京同仁堂集团起诉,被要求停止使用“同仁堂”字号并索赔5000万元。去年12月,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600085.SH)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北京同仁堂集团近期完成了对天津同仁堂60%股权的收购。

京津同仁堂品牌纠纷由来已久
天津同仁堂曾被要求停用“同仁堂”字号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北京同仁堂的控股股东为北京同仁堂集团(持股52.45%),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而天津同仁堂在过去是一家民企,根据该公司2023年6月更新的招股说明书(上会稿),其实际控制人为张彦森、高桂琴夫妇。
在此次被北京同仁堂集团收购前,天津同仁堂与北京同仁堂集团并无股权上的关联,但二者历史渊源颇深,且在品牌、商标字号等方面纷争不断,甚至一度对簿公堂。
根据两家同仁堂公司网站信息及公开资料,北京同仁堂的品牌始创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由乐显扬在北京创建。后来,因资金周转问题,北京同仁堂当家乐平泉开始对外招股。在此背景下,乐家女婿张益堂入股北京同仁堂,开始统领经营、分管制药。
之后,乐平泉将北京同仁堂收回自营,张益堂也从北京同仁堂赎回股份,在天津另立“张家老药铺”,一度为北京同仁堂在天津的代理商。1852年,张益堂将“张家老药铺”更名为“天津同仁堂”。
1992年,北京同仁堂集团组建并于2001年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目前,北京同仁堂集团主营业务为中成药的生产与销售,拥有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加工、中成药研发、中成药生产、医药物流配送、药品批发和零售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旗下拥有北京同仁堂、同仁堂科技(01666.HK)、同仁堂国药(03613.HK)等多家上市公司。
天津同仁堂成立于1981年,2002年5月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同仁堂前身起源于清朝时期的张家老药铺,历史上曾使用京都同仁堂张家老药铺、京同仁堂和记、天津市同仁堂制药厂、天津市先锋中药厂、天津市第四中药厂、天津同仁堂制药厂等名称开展药品经营活动。
天津同仁堂曾多次闯关A股,不过均铩羽而归。2015年,天津同仁堂挂牌新三板,股票名称为“津同仁堂”,后于2017年退市;2018年申请上交所主板IPO,2020年撤回上市申请;2021年6月,天津同仁堂选择转战创业板。
2021年8月,天津同仁堂递交招股书不久,北京同仁堂集团就对其提起诉讼。北京同仁堂集团对外声明称,天津同仁堂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与该集团“同仁堂”文字和“同仁堂”注册商标高度近似的侵权标识,并通过企业名称文字突出使用、虚假宣传等方式引起混淆,侵害了北京同仁堂注册商标专用权等权利,并构成不正当竞争。天津同仁堂还被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费用5000万元。

截图自北京同仁堂集团官网
对此,天津同仁堂2021年8月24日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天津同仁堂的企业名称、字号和商标等均系合法取得,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截图自天津同仁堂官网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关于“同仁堂”商标、字号的侵权纠纷,深交所后来在审核问询函中也提及此事。不过,公开资料中没有找到有关该诉讼的判决结果。2023年9月,天津同仁堂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IPO随即终止。
“同仁堂”商标之争有望落幕
旗下产品重合度不高
去年12月18日晚,北京同仁堂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北京同仁堂集团近日取得天津同仁堂60%股份的控制权,并承诺,五年内进一步解决天津同仁堂与北京同仁堂的竞业问题。这一公告意味着,双方握手言和,持续已久的京津“同仁堂”商标之争有望落幕。
据市场监管总局经营者集中反垄断业务系统网站,11月5日,北京同仁堂集团收购天津同仁堂股权案进入受理阶段。
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公示表披露了交易概况。杭州信康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杭州信康”)及其全体合伙人北京同仁堂集团和杭州信达华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信达华屹”)签署退伙协议,约定:北京同仁堂集团从杭州信康退伙;杭州信康以实物方式向北京同仁堂集团退还其财产份额;实物资产为杭州信康所持有的天津同仁堂60%的股份。
交易前,北京同仁堂集团和信达华屹通过杭州信康共同控制天津同仁堂;交易后,北京同仁堂集团将持有天津同仁堂60%的股份,单独控制天津同仁堂。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同仁堂的最终控制人变更为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截图自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公示表
从业务方面看,虽然都叫同仁堂,并且都集中于中药和中成药领域,但北京同仁堂和天津同仁堂旗下的产品重合度并不高。
北京同仁堂旗下的大单品,如安宫牛黄丸和同仁牛黄清心丸等产品,天津同仁堂并未涉及。天津同仁堂的核心产品为肾炎康复片、血府逐瘀胶囊和脉管复康片,分别适用于慢性肾脏病、周围血管疾病和血瘀症,2020年至2022年,三款产品占各期毛利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1.56%、91.64%和90.34%。
虽然双方在大单品领域的同业竞争并不明显,但是在一些小单品上存在一定竞争。比如牛黄解毒片、风湿寒痛片和清热解毒类等药品,双方均有涉猎。北京同仁堂此前也表示,天津同仁堂及其子公司的主要产品、销售渠道和该公司存在明显差异。
11月16日,针对股权收购等事宜,红星资本局分别致电北京同仁堂集团、天津同仁堂,截至发稿电话未获接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