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全国客服热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24小时服务热线  附近服务网点  全国报修  全国报修网点  24小时服务电话  家电上门服务  附近上门服务网点  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A股分红一览:逾200家公司披露中期分红预案,这些公司再不行动可能被带帽|界面新闻 · 证券

   更新时间: 2025-08-28 05:08  发布时间: 1小时前   1730
核心提示:界面新闻记者 | 陈慧东“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之一。”2024年4月,上交所在就《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7项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答记者问中如此强调。如今,2025年作为分红新规正式实施的首年,逾二百家公司披露中期分红预案。哪些上市公司大手笔分红?这些分红动作呈现出何种特征?分红新规对分红不达标采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慧东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之一。”2024年4月,上交所在就《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7项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答记者问中如此强调。

如今,2025年作为分红新规正式实施的首年,逾二百家公司披露中期分红预案。哪些上市公司大手笔分红?这些分红动作呈现出何种特征?

分红新规对分红不达标采取强约束措施,重点是将多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纳入"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的情形。分红标准细化后又有哪些公司踩“红线”?

逾二百家公司披露中期分红预案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已有275家公司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含股东提议分红)。

按分红总金额排序,中期分红总金额超10亿元上市公司共有18家,涉及电信服务、机械、化工、煤炭等行业。其中,中国移动(600941.SH)拟派发2025年中期分红合计逾500亿元;中国电信(601728.SH)拟分红金额超160亿元;中国石化(600028.SH)拟派发2025年中期分红合计逾106亿元。

分红总金额排名前30家上市公司中,出现频次较多的行业为医药生物、电信服务、化工、食品饮料、硬件设备、机械、公用事业Ⅱ、钢铁Ⅱ、软件服务。

2025年中期分红总额超5亿元公司。  图片来源:Wind,界面新闻编制

经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今年中期分红公司里,有20家公司分红比例超100%。其中,硕世生物(688399.SH)分红比例高达71倍以上,该公司8月初披露,拟“10派34元”,拟现金分红总额2.85亿元,而该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仅399.26万元,相当于把71倍赚的钱撒向股东。

益生股份(002458.SZ)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也高达26倍以上,该公司8月初披露,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预计总派发金额为1.63亿元。

金能科技(603113.SH)、四川美丰(000731.SZ)中期分红比例也高达6倍以上,分别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5元(含税)、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1倍及以上。  图片来源:Wind,界面新闻编制

中期分红呈现多次、稳定分红特征

今年以来,现金分红新规等政策不断细化。2024年4月沪深交易所推出的分红新规提出,推动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要求上市公司综合考虑未分配利润、当期业绩等因素确定现金分红频次,并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增加分红频次,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进一步明确中期分红基准,消除对报表审计要求上的理解分歧。

在此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推动多次分红、稳定分红,披露了未来三年、五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江苏国泰(002091.SZ)日前披露,取消其18亿元证券投资计划,将资金投入2025-2027年度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未来三年拟每年进行两至三次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40%,该比例高于公司过去三年的年均股利支付率。同时,公司计划增加分红频次,以制度性安排确保股东回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值得留意的是,江苏国泰在8月22日称拟投入超18亿元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8月24日晚其再次发布公告,宣布终止该计划——全程未跨越一个A股交易日。

一名券商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江苏国泰此前已有证券投资经历,但业绩并不理想。公司近期还终止了总投资15.38亿元的“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这一决定与撤回证券投资计划同时发生,表明公司正在重新聚焦核心业务。

诚邦股份(603316.SH)日前披露,规划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5%;晶方科技(603005.SH)规划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20%;圣农发展(002299.SZ)规划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包括中期分红)应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10%,且任意连续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原则上应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监管新规:分红不力将戴“ST帽子”

中小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是,在分红新规的推行下,沪深两市连续三年分红金额低于标准的公司将被ST,哪些上市公司存在ST风险?

根据2024年4月推出的分红新规,沪深交易所主板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需达到年均净利润的30%且不低于5000万元,否则将被实施ST。创业板和科创板的标准为3000万元,但对研发投入高的企业给予豁免——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15%,或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亿元的公司可免于ST。

新规还明确了“回购注销金额纳入现金分红金额计算”,这意味着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股份并注销的方式回报投资者,同样被视为履行了分红义务。

分红新规还设置了明确的过渡期安排,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即对应2022年度至2024年度。

今年4月,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分红和退市有关问题答记者问表示,实施ST针对的是有盈利的企业,即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值且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正值的公司。在判断实施条件上,只有当三年累计的分红比例(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的30%)和分红金额(主板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分红金额低于5000万元,科创板和创业板为3000万元)均不满足要求时,才会被实施ST。

沪市主板方面,据界面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过去三年(2022年至2024年)共有19家公司(其中有2家已被ST)的未分配利润为正、具备分红基本条件,但选择了不分红;5家公司近三年盈利进行了分红,但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年均净利润的30%,且累计分红金额未达到5000万元。

图片来源:Wind,界面新闻编制

深市主板方面,过去三年间,17家公司(其中有1家已被ST)未分配利润为正、具备分红基本条件,但近三年并未进行分红;8家公司近三年盈利进行了分红,但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年均净利润的30%,且累计分红金额未达到5000万元。

图片来源:Wind,界面新闻编制

创业板方面,过去三年间,3家公司零分红;3家公司近三年盈利进行了分红,但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年均净利润的30%,且累计分红金额未达到3000万元,上述公司均未达到研发方面的豁免条件。

图片来源:Wind,界面新闻编制

科创板方面,过去三年间8家公司分红不达标。其中,6家公司零分红,2家累计分红金额未达到3000万元,且低于年均净利润的30%,上述公司未达到研发方面的豁免条件。

图片来源:Wind,界面新闻编制

被ST的风险何在?

上述券商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不过,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在2022年至2024年间分红不达标,但2025年进行了现金分红,还是避免不了戴帽。”

郭瑞明在答记者问表示,分红不达标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主要着眼于提升上市公司分红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重点针对有能力分红但长期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需要指出的是,ST不是退市风险警示(*ST),主要是为了提示投资者关注公司的风险。公司如仅因此原因被ST,并不会导致退市;满足一定条件后,就可以申请撤销ST。

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主任许峰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分红新规对分红不达标企业纳入ST措施,“本身是保证投资者的知情权,知道这家公司可能在分红层面不够积极,要防范利润真实性等问题。当然,也可能会影响纳入融资等一系列体系。”

 “针对上市公司的分红监管已经持续近十年了,之前有叫法“强制分红”,主要是以再融资作为限制手段,监管机构会要求再融资的企业披露最近几年的现金分红情况,现金分红比例低于30%会限制定增等。现在分红新规日趋严格,分红不达标的公司受限制范围愈发扩大。”透镜咨询创始人况玉清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一旦被ST,在交易方面和监管方面都会受限,比如说涨跌幅较正常股票限制更严, 同时监管方面如果不摘帽子,很多重大行政审批事项可能会受影响。”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监管框架持续细化,以强化分红约束,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

深交所在2025年3月14日修订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1号——信息披露工作评价(2025年修订)》中,单设了关于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情况的评价条款,提出进一步提高现金分红评价权重,突出激励和约束并举,除细化分红加分情形外,新增“具备分红能力但长期不分红”的减分情形。

2025年3月27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证监会公告[2025]5号),为新时期的上市公司分红监管再度夯实了制度基础。

这份文件要求上市公司“健全现金分红制度,保持现金分红政策的一致性、合理性和稳定性”,并明确规定“现金分红相对于股票股利在利润分配方式中的优先顺序”。

分红新规持续细化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层面对于分红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提升。

陕西一家能源领域上市公司高层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对于分红比例本来就较高的上市公司来说,也会根据分红新规具体细则的指导,去进行下一步的分红工作,在企业利润稳定增长的同时不断提升分红比例”,“对于分红不达标的公司,可能属于以下几种情况:账面上的现金额存在水分,上市公司没有持股比例较高的实控人,或是公司现金流情况较为紧张,或者企业本身为高科技型企业,监管对于高科技企业的分红较为宽容。”

一家医药企业高层则认为,分红新规在施行方面也存在一定灵活性,“如果企业现金流确实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可以申请延期分红。另外新规对于高科技企业的豁免,可以看出新规在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方面也有考虑。”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548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