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4集团军某旅组织干部开展连贯考核。刘延安 摄
聚焦
“正连职干部杨旭浩晋升为副营长!”
日前,第74集团军某旅军官晋升任用方案公布,获得提拔的杨旭浩引起官兵广泛关注——4年前,他曾因工作失误受处分。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一出,便在官兵中引发热议。有的官兵对提拔使用挨过处分的干部心存疑虑,但更多官兵认为,杨旭浩在工作中敢抓敢管有担当、坚持原则党性强,这样的干部应该被提拔。
“一时之错,不能成为一世之过。”面对争议,该旅党委态度鲜明:干部任职调整,初衷就是人尽其才,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干劲。杨旭浩受处分后没有陷入消沉,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战备训练,尽心尽力、埋头苦干、实绩突出,表现有目共睹,理应得到提拔。
为强军育人,以事业取人。杨旭浩的提拔使用,是该旅党委坚持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的一个缩影。
今年3月,副营职干部马波从外单位交流到该旅。起初,马波心里没底:换了新单位后,以前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还算不算数?职务晋升会不会受影响?
很快,该旅党委用实际行动打消了他的顾虑:全面认可他在原单位取得的工作成绩,并结合实际情况为他安排了合适岗位。今年6月,经过全面考察,任职仅3个月的马波因素质过硬、表现出色,被提拔为机关科长。
曾是编余干部的刘纪伟,也是该旅党委坚持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的受益者。凭借踏实肯干、军政兼优的出色表现,刘纪伟先是被安排到该旅机关工作,后又被提拔为基层主官。担任主官期间,他带队完成多项重大演训任务,获得上下好评。谈及成长经历,刘纪伟感慨地说:“旅党委不看‘背景’看干劲、不重‘出身’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为我们鼓足了干事创业的热情动力!”
“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历来是干部工作的首要问题。”该旅政治工作部领导说,旅党委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组织选人,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不同职级干部的实际情况,把好干部标准具体细化,立起了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
今年6月,该旅一个副参谋长岗位出现空缺,几名任职时间较长的营长都觉得自己有希望。
令人意外的是,该旅党委经过深入研究,推荐了一名机关科长。翻阅他的履历,成绩十分过硬:从连长到参谋再到机关科长,每个岗位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多次带领官兵在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这名科长的提拔使用,彰显了旅党委用战斗力标准衡量干部的鲜明导向。”该旅领导坦言,让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才能为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营造茁壮成长的良好环境,为优秀人才成长铺设畅通无阻的跑道。
某连连长黄奎带领官兵奋勇拼搏,所在连队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四铁”先进单位,被提拔为少校参谋;被战区陆军表彰为“依法治军先进个人”、6次荣立三等功的一名机关科长,被提拔为某营副团职教导员;助理工程师高杰权获评集团军“践行强军目标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提拔为某保障队队长……
该旅领导介绍,最近这次干部调整,两名“90后”副营职参谋因工作实绩突出、军政素质过硬顺利晋升,而两名任职时间较长但工作成绩有差距的副营职参谋未能如愿,这一结果在年轻干部中立起了“不唯资历看实绩,不循惯例选人才”的选人用人风向标。
知人才能善任,考准才能用好。该旅在坚持定期考评、晋升考评、随机考评相结合的基础上,区分军事训练、工作实绩等类别定期采集干部信息并进行量化分析,为把干部选准用好提供数据支撑。今年7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全面肃清流毒影响 重塑政治干部形象威信的若干规定》,对公道正派用人等方面立起铁规矩硬杠杠。该旅结合深入学习贯彻规定,把军队好干部标准贯彻落实到干部工作各个环节,不断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动力。
“选拔任用干部要让党委放心、官兵服气,就必须牢牢把握公道正派这个基本原则。”谈及最近这次干部调整,该旅领导对某荣誉连队连长一职的遴选过程印象深刻。此前,该连连长岗位出现空缺,很多人跃跃欲试。旅领导4次带领考评组深入基层,既听营党委一班人的意见建议,也找连队战士了解情况。初定3名候选人后,考评组又逐一交流谈心,深入考察候选对象的综合能力素质。机关参谋宋子洁,不仅多次参与旅里重大演训任务的筹划组织工作,军事体能技能考核也连续几年总评为优秀,最终脱颖而出。
一年来,该旅先后调整使用数十名干部,他们到岗履新后普遍以过硬能力素质很快打开工作局面,赢得上级机关和官兵的认可。

探源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
坚持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党一路走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党的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就明确规定,要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
早在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就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谈道:“在这个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针对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后,国民党蓄意破坏我军干部选拔使用传统的不良影响,反复强调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性。新四军政治部印发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总结》就明确要求,“要坚决纠正用感情物质手段任用私人,拉拢干部,以达到培植个人势力的不正确倾向”。
1957年,毛泽东同志就干部德与才的关系问题明确提出,“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无比强烈。对此,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把对于这种干部的提拔使用制度化。”由此,“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成为我们党干部工作的基本方针,并被写入党章,为任人唯贤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围绕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广开进贤之路”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在强军兴军的新征程上,军队政治工作必须牢牢守住“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这个“传家宝”,确保优良传统赓续传承、发扬光大。
(杨泽南整理、王瑞泓作图)
视点
广聚英才共创强军伟业
雪峰
近期,某旅在干部调整中,注重对表军队好干部“五条标准”,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事,明确素质考核、民主测评、听取基层意见、综合评价提名、党委研究决定等5个必经程序,确保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最终,该旅调整使用的10多名干部,让基层官兵心服口服。
习主席指出,如果公道正派上出了问题,再好的制度也难以落实,再好的干部也可能选不出来。坚持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肩负着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职责,选拔使用每一名干部都是一种用人导向、风气导向,必须坚持讲党性、讲正气、讲公道,不能违背公道正派的基本原则。
做到公道正派,就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把标准条件摆上桌面,严格按照干部政策、原则、制度办事,不能搞“双重标准”,更不能搞亲亲疏疏、厚此薄彼。还要客观全面地考核评价干部,既注重一贯表现又注重关键时刻表现,既看“显绩”也看“潜绩”,既看组织评价也看群众公论,尤其要善于发现那些默默无闻、一心干事的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选拔的标准明确了,还要把公道正派落到用人中去。从现实情况看,一些单位用人理念滞后、流向不合理、人才闲置等问题依然存在。“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各级应坚持做到以事择人,力求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在合适的位置用合适的人,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岗位匹配度。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明确部署。没有人才、人才不足、人才质量不高,是实现不了这一目标的。政治工作只有把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这一优良传统弘扬好,才能激活人才选拔使用“一池春水”,广聚英才共创强军伟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