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英两国元首共识,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和机制性交流取得积极成果,2025年11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部与英国科学、创新与技术部在北京共同召开中国-英国科技创新合作联委会第11次会议。中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陈家昌与英国科学、创新与技术部科学国务大臣帕特里克·瓦兰斯(Patrick Vallance)进行双边会晤,共同出席会议并联合发布《中英科技合作联委会第11次会议联合声明》。

双方充分肯定建交以来中英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均表示将持续推动中英两国深化科技合作关系,明确将气候变化与环境、行星科学与天文学、健康、农业与食品研究等关键领域,列为未来开展联合研究的共同优先方向,以本次中英科技合作联委会为新起点,共同推动中英科技创新合作结出更丰硕的成果,为应对全球挑战贡献中英智慧与力量。

来自中国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英国科学、创新与技术部、英国国家研究与创新署、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皇家工程院、英国大学联合会、英国驻华使馆等双方有关单位代表出席会议。
中英科技合作联委会第11次会议联合声明
2025年11月11日
中英科技合作联委会(以下简称“联委会”)第11次会议于2025年11月1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
联委会是中英两国审议科研合作优先事项的长期机制。本次联委会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陈家昌与英国科学、研究与创新国务大臣帕特里克·瓦兰斯勋爵共同主持,两国政府及科研界代表与会。
双方认识到,国际合作,尤其是中英等世界科技强国之间的合作,对于应对全球严峻挑战至关重要。无论是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减缓,还是人口老龄化影响的应对,均需依托于此。双方也认识到,科学研究与创新的联合攻关对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价值。
本次联委会旨在回顾中英科技合作成果,确定未来科研合作的优先领域。这些领域应互利互惠,致力于应对全球挑战,同时尊重两国国家利益。双方一致认为,研究合作应遵循安全与互惠原则,确保研究成果向合作伙伴共享,并恪守两国知识产权和数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共识,双方同意用好现有渠道,就双方如何管理研发与经济联系所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的事宜进行对话。双方一致同意,所有中英联合研究及其成果必须符合各自国内立法要求及国际义务。
在本次联委会召开之前,双方于2025年10月举办了多场研讨会,围绕科研数据与知识产权、气候研究及健康等议题展开讨论。
•在数据和知识产权方面,双方均阐明了在中英科技合作中必须遵守的关于科研数据和知识产权管理的国内法律法规。
•在气候研究方面,双方同意将聚焦可持续城市及气候与健康关联性两大重点方向开展合作。
•在健康领域,研讨会通报了两国在“大健康”领域联合研究项目征集的进展与成果,重点涉及疫情防控、抗菌素耐药性及健康老龄化议题。
会上,陈家昌副部长与瓦兰斯国务大臣探讨了中国科学技术部与英国科学、创新与技术部合作支持“中英旗舰挑战计划”以推动气候研究的可能性。双方均表示支持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之间长期的科研合作。
双方一致同意将气候变化与环境、行星科学与天文学、健康、农业与食品研究作为未来开展联合研究的共同优先方向。同时,双方均意识到,由于各自国家的国家安全和立法要求,某些细分领域不纳入政府支持范围。双方一致认为,上述领域蕴含重大合作机遇,期待在未来一段时期取得进展。陈家昌副部长和帕特里克·瓦兰斯国务大臣商定,在下一次联委会会议前继续通过科技战略工作组保持沟通对话、探索合作机会和开展政策交流。
为免存疑,本文件不产生任何国际法或国内法规定的权利或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