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全国客服热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24小时服务热线  附近服务网点  全国报修  全国报修网点  24小时服务电话  家电上门服务  附近上门服务网点  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新纪录!南向资金净买入额突破5万亿港元,连续14个交易日净流入网友怎么看

   更新时间: 2025-11-11 02:11  发布时间: 4小时前   690
核心提示: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突破5万亿港元,创下新纪录。11月10日,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买入66.54亿港元,其中,沪港股通净流入约11.52亿港元,深港股通净流入约55.02亿港元。至此,南向资金已连续14个交易日保持净流入,年内净买入额已突破1.3万亿港元。与此同时,自港股通开通以来的累计净

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突破5万亿港元,创下新纪录。

11月10日,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买入66.54亿港元,其中,沪港股通净流入约11.52亿港元,深港股通净流入约55.02亿港元。

至此,南向资金已连续14个交易日保持净流入,年内净买入额已突破1.3万亿港元。与此同时,自港股通开通以来的累计净流入规模也突破5万亿港元,刷新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

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成为港股市场流动性的关键支撑。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港股市场。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13053.5亿港元,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创历史新高。其中,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单日净流入纪录。在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交易的202个交易日中,出现净流入的交易日有170个,占比超84%,更有57个交易日净流入额超百亿港元。从月度流入金额来看,南向资金均保持月度净流入,其中1月、2月、3月、4月、7月、8月、9月净流入金额均超1100亿港元。

行业方面,申万一级行业中,南向资金对银行、商业贸易、非银金融和医药生物行业的持仓市值超过千亿元,分别为2183.68亿元、1802.9亿元、1254.23亿元和1016.66亿元。

从资金结构看,招商证券国际的数据显示,保险资金与公募基金构成南向资金的主体力量,合计占比超40%。其中,保险资金通过港股通持有市值突破1.4万亿元,占港股通总规模的25%;公募基金港股持仓规模达1.01万亿元,占比18%。招商证券国际指出,这一“长线主导、短线活跃”的格局正在强化,预计未来五年南向资金将带来约11万亿港元增量。

中金公司研究部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刘刚表示,年初至今,南向资金强劲流入,创下港股通开通以来的年度流入新高,成为支撑港股市场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南向资金的定价权在边际与结构层面持续提升,从成交占比看,南向资金日均成交占港股主板成交的比例,已从2024年底的约25%一度攀升至最高接近40%,目前虽略有回落,但仍稳定在30%左右,较去年底有明显提升,凸显其对港股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国泰海通表示,当前港股位置不高,对比历史和海外均有可观的上行空间,短期调整后性价比也相对更突显。估值盈利匹配视角下,中期港股估值有进一步抬升潜力。2026年港股增量资金或更为明确,低配+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外资有望继续回流,南下定价权提升背景下,港股明年的流入规模或超1.5万亿。

截至11月10日收盘,恒生指数涨1.55%,恒生科技指数涨1.34%。消费股领涨,白酒、旅游、零售等方向齐上涨;石油化工、黄金等行业涨幅居前。

市场观点普遍认为,港股的长期走势值得乐观看待。

华泰证券最新发布的策略展望指出,2026年境外中资股估值持平微升,盈利增速改善是市场主要驱动力;增量资金上,南向流入或比今年放缓,中国基本面修复预期和人民币汇率升值驱动外资继续流入。驱动因素与增量资金的平衡或导致行业风格从今年的极致成长到更加均衡,建议风格上侧重攻守兼备的成长和周期,并增配“真价值”。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表示,相比于全球主要指数而言,港股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是为数不多的当前市盈率低于历史平均值的指数,存在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当前港股市场仍然主要是依靠流动性驱动,外部流动性环境不确定可能导致港股短期以震荡为主。”张夏认为,中长期来看,随着美国降息周期开启,美联储缩表进程结束,中美宽松政策有望共振。南向资金和外资都将在低利率环境下流入港股市场。港股作为全球估值洼地,估值修复空间很大,中长期仍有较大上行空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548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