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全国客服热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24小时服务热线  附近服务网点  全国报修  全国报修网点  24小时服务电话  家电上门服务  附近上门服务网点  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陈茂波:人民币国际化潜力巨大,香港可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具体真相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5-11-06 20:11  发布时间: 2小时前   1480
核心提示:  中国国际金融论坛·香港峰会于2025年11月6日在香港召开,本届峰会以“变局中的金融新生态:开放、创新与可持续”为主题。大紫荆勋贤,GBS,MH,JP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好!去年参加这个活动时我用英语发言,今

  中国国际金融论坛·香港峰会于2025年11月6日在香港召开,本届峰会以“变局中的金融新生态:开放、创新与可持续”为主题。大紫荆勋贤,GBS,MH,JP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好!去年参加这个活动时我用英语发言,今年我觉得用普通话更合适——毕竟香港是“两文三语”的城市,普通话同样是我们的日常。

  首先,欢迎各位来到香港!希望大家不仅在此工作,也能抽空感受这座城市的活力:这里氛围蓬勃,有约200家米其林推荐餐厅等待大家探索;红酒、白酒等餐酒早已免税,不妨多喝两杯;购物体验更不用多说——玩好、喝好、买好!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变局中的金融新生态:开放、创新与可持续”,这九个字精准概括了当前国际形势的特征与香港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一、香港的核心优势:开放、连接与国际化

  香港向来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市场——作为自由港,资金、服务、人才、资讯在这里自由流动,这是我们核心的竞争优势,也是促成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开放的本质是“连接”:既连接内地与国际,也促进跨界别、跨文化的交流。

  这种开放环境不仅有利于发展,更激发创新。香港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国两制”下的国际化平台:国际机构、人才、资金在此汇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充分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但同时,作为小型经济体,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我们影响深远——这种“变”的环境中,我深刻体会到:自由、开放、国际化与多元交流,既激发竞争,也推动合作。

  竞争是为了生存与自我突破。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例,总有人拿香港与其他地区比较,这促使我们自强不息、不断提升,力求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同时也让我们反思不足、明确改进方向。但竞争并非零和游戏——在竞争中,我们同样寻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香港经济发展始终秉持这一心态:既要竞争图强,也要在竞争中寻找合作机遇。

  二、开放与创新:应对全球趋势的香港实践

  开放是创新的催化剂,也是影响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底层定律。结合当前全球经济与政治的几大趋势,香港正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

  (一)地缘政治挑战下的“开放坚守”

  地缘政治压力是当前全球经济的重大挑战。但香港的应对之道始终如一:坚持自由开放的自由港地位。今年以来,香港股票市场表现优异,正是资金汇聚的生动体现。

  美国此举客观上将更多人才、资金与企业推向亚洲,而香港凭借“一国两制”优势,积极承载这些资源。

  (二)科技创新浪潮中的“双向平台”角色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这是当前科技发展的核心关键词。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技术、人才、产品、市场均需抢先布局),而香港金融市场已对此作出积极回应:

  · 今年IPO总筹资额约1800亿港元,但后续跟进筹集的资金规模更大(约其两倍),全球排名第一;

  · IPO企业中约55%为新经济与创科企业,印证了市场对创新的青睐;

  · 资金来源多元:一半来自“南向通”的内地资金,另一半来自欧美市场(基石投资者中多次出现欧美、中东及东南亚机构的身影)。

  这体现了香港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内地企业赴境外融资必选香港,而国际投资者也积极参与。当前国家推进“高水平双向对外开放”:过去45年(1978年以来)的第一波开放以“引进外资”为主,而新一轮开放则聚焦“双向流动”,鼓励内地企业出海布局产业链、市场与供应链。这些企业需要资金、人才与平台,而香港正是连接国际与内地的双向枢纽:国际资金、人才、企业通过香港进入内地,内地企业则通过香港走向全球。

  三、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创新与可持续的实践机遇

  本次大会聚焦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领域。当前投资界主题明确——“创新”,但具体路径仍在探索。作为财富管理从业者,我们可在以下方向发挥专业价值:

  (一)创新与可持续的结合:代币化与绿色金融

  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数字资产领域,其核心优势是效率高、成本低、去中心化。将该技术应用于可持续发展与数字资产,有两个典型场景:

  1. 代币化与绿色金融:通过代币化技术提升传统金融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已获批的财富管理项目)的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灵活的交易单位(可细分)能让普通投资者参与绿色金融,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红利不仅属于机构,更惠及大众。

  2. 区块链与碳减排: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的特性,可提升碳交易效率与透明度;通过将碳权(carbon credit)数字化,还能追踪碳足迹,为减碳行动提供技术支撑。

  (二)人民币国际化:香港的独特使命

  金融强国的建设离不开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监管体系与货币。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潜力巨大:中国进出口贸易占全球约14.5%(注:根据上下文推测原文“10%45左右”应为“14.5%”),但跨境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仅4%(过去两年增长100%),未来空间广阔。

  地缘政治背景下,各国担忧美元“武器化”,更倾向于使用本币结算;叠加数字化跨境结算的便利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将持续增加。例如,中东部分国家已接受人民币支付石油货款——这些外商持有人民币后,需要投资渠道与汇率风险管理工具。而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可充分发挥功能:

  · 产品丰富化:与中央政府合作,推动更多人民币计价投资产品(如目前24只港股可同时以港币、人民币交易,买卖所得资金可选择港币或人民币结算;债券市场亦是重点方向);

  · 流动性提升:当前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规模约1.2万亿港元,需进一步扩大。我们通过货币互换协议(与人民银行合作,提供数千亿额度)、盘活“南向通”(让内地投资者以人民币投资香港市场)等措施提升流动性;

  · 生态优化:通过创新托管业务(如允许购买的股票作为抵押品,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将离岸人民币市场各环节打通,形成“多引擎驱动”的发展格局。

  这一领域是香港区别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在股票、债券等传统市场之外,离岸人民币业务是香港的“新蓝海”,既能推动香港金融发展,更能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为国际与本地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选择与回报。

  结语

  香港的未来,需要在开放中坚守优势,在创新中突破边界,在可持续中创造价值。无论是应对地缘政治挑战、拥抱科技创新浪潮,还是推动资产管理升级与人民币国际化,香港都将以“一国两制”为根基,发挥国际化平台的独特作用,为国家发展与全球金融稳定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548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