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市场点评11月5日】两市低开高走,电力设备领涨
?每日观点
?今日沪深三大指数低开高走,两市成交进一步缩量至1.89万亿。昨日两融余额缩量超31亿元,近期市场情绪高位回落,短期或仍趋于谨慎。当前中美贸易博弈阶段性暂缓,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等重要政策和会议也已明朗,市场预期进入相对真空的阶段,此阶段市场缺乏明确主线,筹码结构和交易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提高。前期极致的科技风格演绎之后,市场需要重新平衡,红利板块的配置价值重新被市场关注。短期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属于筹码夯实阶段,中长期随着经济基本面的企稳修复,我们仍看好慢牛行情的延续,短期或进入震荡整固阶段,配置上建议均衡。
?消息面
?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其中,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这意味着自今年1月起暂停的国债买卖操作已恢复。另外,央行公告将于11月5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 断式逆回购操作。由于当日有7000亿元同期限逆回购到期,此举实现等量平价续作,延续了对市场中长期流动性的稳健呵护。
简评: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既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加强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也有利于释放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央行进行大规模逆回购等量续作,清晰地传递出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政策信号,一方面有助于稳定市场对中长期资金面的预期,平滑因政府债券发行等因素可能带来的波动;另一方面,通过提供稳定的短期流动性,支持银行体系稳健运行,并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5年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将系统谋划推出更多有力度的开放举措,着力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支持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REITs等纳入港股通,积极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丰富香港离岸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
简评:此番表态明确了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持续推进。提升境外上市备案效率能为境内企业,尤其是处于发展关键期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畅通的国际化融资渠道。扩大沪深港通标的则将进一步便利跨境投资,为A股市场引入更多活水,并通过支持香港金融市场发展,在更大格局下推动形成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有助于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全球吸引力和竞争力。
?11月4日,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八大“人工智能+医疗卫生”的重点应用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基层应用、人工智能+临床诊疗、人工智能+患者服务、人工智能+中医药等,并提出到2027年和2030年两阶段的发展目标,为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划定发展路径。
简评:此项政策通过官方主导,为前沿技术在关键民生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清晰的场景和路径。这不仅能直接拉动医疗信息化、AI辅助诊断、智慧医院建设等相关产业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以用促创”,加速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迭代和商业化成熟。对A股市场而言,这为“AI+医疗” 这一交叉领域提供了明确的政策背书和成长空间,相关企业的技术落地和业绩兑现预期有望得到强化。
?市场复盘
?11月5日,A股三大指数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969.25点,上涨0.23%;深证成指报13223.56点,上涨0.37%;创业板指报3166.23点,上涨1.03%;科创100报1390.38点,下跌0.34%。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煤炭、商贸零售涨幅靠前,分别上涨3.40%、1.39%、1.22%;计算机、非银金融、通信跌幅靠前,分别下跌0.97%、0.49%、0.43%。3236只个股上涨,1833只个股下跌。
?资金追踪
?市场成交额为18945.5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两融余额昨日收报24916.2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
数据来源:,截至2025年11月5日。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