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在12月小幅增产后又宣布明年一季度暂停增产的计划,既满足了市场预期又带来了意外。通过这项灵活政策,该联盟正在为可能出现的原油供应过剩做前瞻性部署。
在周日举行的月度会议上,承担自愿减产的八个OPEC+成员国决定将12月产量目标上调13.7万桶/日。这符合市场预期,延续了10月和11月实施的渐进式增产模式。自4月以来,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这八个产油国已累计提升产量目标约290万桶/日,相当于全球供应的2.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OPEC+坚持认为“全球经济前景稳定且市场基本面当前健康”,但仍决定在2026年第一季度全面暂停目标提升。官方对此的解释展现出在乐观预期下的审慎:“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八国决定在2026年1-3月暂停实施任何增产措施。”
第一季度通常是传统需求淡季,但分析师指出此举实质反映了OPEC+对全球供需平衡不确定性的担忧。当前两大权威机构的预测分歧显著:OPEC 10月报告预测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将增长138万桶/日,供需基本平衡;而国际能源署(IEA)同期报告则认为需求仅增70万桶/日,供应激增将导致400万桶/日的过剩。9月调查显示,多数分析师预期值位于两者之间,预测2026年过剩量约160万桶/日。
这种判断差异为OPEC+的决策蒙上迷雾。通过将增产与暂停机制相结合,该联盟在维护市场信心的同时,也为应对潜在供应过剩保留了政策调整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