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全国客服热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24小时服务热线  附近服务网点  全国报修  全国报修网点  24小时服务电话  家电上门服务  附近上门服务网点  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上博宋元漆器与宁夏文物特展进入倒计时网友刷爆了

   更新时间: 2025-11-01 01:11  发布时间: 7小时前   1130
核心提示:美轮美奂、世所罕见的宋元漆器,来自宁夏六盘山下彰显异域风情的精美文物……正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和东馆呈现的两大特展“红翠斗芳菲:宋元明漆器珍品展”、“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将分别于11月下旬和中旬闭幕,喜欢文物而仍未观看的观众或许得抓紧了。此外,上博

美轮美奂、世所罕见的宋元漆器,来自宁夏六盘山下彰显异域风情的精美文物……正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和东馆呈现的两大特展“红翠斗芳菲:宋元明漆器珍品展”、“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将分别于11月下旬和中旬闭幕,喜欢文物而仍未观看的观众或许得抓紧了。此外,上博人民广场馆在展的“珠归海上:庄万里家族捐赠两塗轩书画展”“古犀珍献:上海博物馆藏明清犀角器”展示的则是上博常看常新的馆藏精品,凸显上博底蕴。

即将闭幕的两大特展

9月26日起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对外展出的“红翠斗芳菲:宋元明漆器珍品展” ,通过127件文物,系统梳理中国漆器的艺术成就。其中来自日本收藏机构的展品112件,约半数为传世罕见的宋元漆器珍品,是此次展览的重要看点之一。该展将于11月23日闭幕。

此次展览展品汇聚了东京国立博物馆、根津美术馆、出光美术馆、九州国立博物馆等日本多家著名收藏机构的中国漆器精品以及国内博物馆收藏的出土宋元漆器精品。

展览现场

展览按照漆器的工艺分为素影清晖、重芳叠绮、金镂华章、焕彩凝萃、尘封古韵、归去来兮六个主题。其中来自日本收藏机构的展品,多为传承有序的漆器名作,包括载录于《御道具账》的南宋剔红凤凰牡丹纹长方盒、南宋剔红双龙花卉纹长方盘、元代黑漆螺钿海水龙纹菱花形盘、戗金云凤纹经函等,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也是中国漆器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器物。展览还展出了传世400周年的《髹饰录》两种抄本,其原著于中国已散佚,是研究中国漆工历史的重要著作。

徜徉展厅,从素色的漆器到剔红漆器、剔黑漆器、剔彩漆器、流光溢彩的螺钿漆器……可以说素髹、雕漆、戗金、螺钿,不同的漆器工艺均有代表性的杰作,令人目不暇接,折服于中国宋元明三代能工巧匠的卓绝匠心。

黑漆螺钿海水龙纹菱花形盘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其中由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黑漆螺钿海水龙纹菱花形盘”是一件元代薄螺钿杰作,是享誉世界的漆器名品。盘子造型为八瓣菱花形,用螺钿的不同色泽表现纹饰。盘沿为螺钿花卉纹。盘心以螺钿描绘波涛汹涌五爪巨龙。背景以细碎彩贝饰云纹、岩石和树木,尤以纤如细丝的贝片表现翻滚的海浪,烘托龙躯雄健

红漆葵瓣形盘 南宋13世纪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一件南宋的红漆葵瓣形盘,造型典雅,与同期定窑、汝窑瓷器造型相似,彰显宋人尚简的审美意趣。

正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展出的“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呈现了三百余件来自六盘山下的精美文物,包括姚河塬西周遗址出土的卜骨,李贤墓出土的壁画、凸钉玻璃碗、鎏金银壶,以及隋唐史氏家族墓壁画等。该展将于11月17日闭幕。

展览现场

展览呈现了从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博物馆和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博物馆、原州区文物管理所甄选的300余件来自宁夏固原地区西周至隋唐时期的文物精品,以“铸礼大原”“胡汉共舞”“原州风华”三个部分,展示古代固原地区多元文化交融的图景。这一展览汇集重要考古新发现和精美馆藏文物。其中一级文物61件,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最新考古出土未定级文物25件。通过本次展览,广大观众不仅能领略古代固原作为丝路枢纽的壮阔图景,也能更深刻理解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丝路文化和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从而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知。

展览现场,李贤墓出土的鎏金银壶

李贤墓出土的鎏金银壶,是波斯萨珊系金银器在我国的重大发现。该件鎏金银壶,由中亚工匠制作而成,承载着希腊故事,装饰着波斯纹样,又通过丝路贸易传入固原地区,串联起了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和中华文明。精美的造型和异域风也使其成为一件有着极高“曝光率”的文物。

展览现场,李贤墓出土的凸钉玻璃碗

另一件凸钉玻璃碗是一件中国境内发现的萨珊玻璃器中的珍品,器身呈碧绿色,器皿外壁装饰有圆形凸起的凹球面,轻盈剔透,十分别致可爱。这件器物1983年于宁夏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也是宁夏固原博物馆藏三件镇馆之宝之一,反映了北周时期丝绸之路上频繁的中西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彰显底蕴的馆藏精品展

在上海博物馆的古代书画收藏中,由菲律宾华裔企业家庄万里先生(1899-1965)捐赠的“两塗轩”藏书画是值得珍视的一部分。“珠归海上:庄万里家族捐赠两塗轩书画展”8月20日起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三楼举办,展出由庄万里先生捐赠的“两塗轩”藏书画,呈现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两塗轩”陈列室改建,扩充展线后的新貌,其重要展品包括宋代《秋山萧寺图卷》及董其昌行书手札九通卷等。此次展览持续至2026年4月19日。

展览现场

“两塗轩”全部轴卷由启功、刘九庵、杨仁恺、傅熹年、钟银兰、单国霖等专家细查鉴定。其所藏书画数量丰富,作品的时间跨度自宋至明、清、现代,绵延八百多年。同时所藏书画科目齐全,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和书法四大门类,名家精品荟萃,许多墨迹具有艺术、人文等多层面的价值。

展览现场 宋佚名《秋山萧寺图卷》

比如此次展出的宋佚名《秋山萧寺图卷》是一件介于北宋与南宋之间范宽风格的重要作品,也是弥补上博馆藏所缺的一件作品。图中描绘秋日山寺,草木萧瑟的景象,构图开阔,用笔质实,有北宋范宽风貌,而峰峦细巧,淡墨渲染处又兼具南宋韵致。

明 董其昌 行书手札九通卷 局部

书迹中明董其昌的《行书手札九通卷》堪称上乘之作。九通尺牍所述涉及与文侣、僧友的交游活动、对朝政的过问关注、抒泄受小人中伤的忧愤心情等,为了解董其昌的生平和思想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手札的书法反映了他书法艺术大成期的精深造诣。

“古犀珍献:上海博物馆藏明清犀角器”自5月30日起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展出,展期持续至2026年5月。展出上博馆藏的百余件犀角器珍品,为观众多角度呈现明清犀角器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也展现古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旨趣。

展览现场

展览从上博馆藏中精选了百余件犀角器珍品,并辅以青铜器、瓷器、玉器、竹木器、漆器等与犀角雕刻艺术相关的文物,通过“天成不雕”“古风流韵”“花容叶态”“荷姿莲影”“奇木幽石”“登山临水”“仙凡同趣”“规形矩度”“簪珍饰宝”“文房清趣”“犀杯传风”等11个主题,从天然之美到雕琢之巧,从古代传说中的神异色彩到明清时期文人雅士的审美意趣,为观众多角度地呈现了明清犀角器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

 犀角雕“一把莲”荷叶吸杯 明末清初(十七世纪)

犀角雕螳螂菘叶杯 清(1644-1911) 仇大雄捐赠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548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