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十年,检察公益诉讼法制化终于迎来关键时刻。
10月24日,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对检察公益诉讼办案领域、原则、职权配置及办案程序等作出规定。
草案明确了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领域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草案分为6章,包括总则、管辖、“检察立案、调查、提起诉讼”、审判、执行、附则,共53条。草案明确了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领域,分项列举现行法律规定的14个领域,新增实践中较为成熟的文化遗产保护、国防和军事利益保护2个领域,并以法律规定的其他公益诉讼案件作为兜底。
草案明确检察公益诉讼管辖,包括分别明确检察机关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管辖,分别明确人民法院审理检察机关提起的第一审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管辖,以及对移送起诉作出规定。
草案还提出,合理配置检察机关办案职权,其中规定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调查收集证据的调查组织、调查方式等,明确检察机关不得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强制性措施。同时规定被调查单位和个人的配合协助义务,以及拒绝或者阻碍调查的法律责任。
此外,在规范完善诉前程序方面,草案明确了检察机关提出检察意见及行政机关回复、整改等程序,规定检察机关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时应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
十年来办理检察公益诉讼案超百万件
历经十年探索实践,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日益成熟,形成了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
澎湃新闻从最高检了解到,目前已有26部现行法律规定了公益诉讼条款,共涉及14个领域。2015年7月至2025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22.4万余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110.2万件,民事公益诉讼12.2万余件。
最高检介绍,检察机关将审前实现公益保护目的作为优先目标,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86.8万余件,回复整改率达98.5%;向法院提起诉讼6.8万余件,其中提起行政公益诉讼8000余件,提起单独民事公益诉讼1万余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近5万件,提起诉讼的99.6%得到裁判支持。
为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作用促进国家治理。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粮食安全战略。2022年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长江船舶污染专案,共立案602件。联合水利部启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办案1027件,推动解决一批节水控水突出问题。
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检察机关针对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养老及医保基金等被骗取、冒领以及税收流失、恶意拖欠土地出让金、长期闲置土地等问题,办案近9万件。在国防和军事利益保护领域,围绕军事设施、军用土地、军事训练安全、人防工程保护等突出问题,办理案件5000余件。在英雄烈士保护领域,以法之名维护烈士荣光,共办案1万余件;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展长城、大运河文化、传统村落保护等专项行动;成功办理青海西宁宏觉寺被占用损毁、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核心保护区违法采煤等公益诉讼案,及时抢救保护一批重要文物,共办案2.5万余件。
检察机关始终聚焦民生所盼,以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实效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针对农贸市场、超市、校园周边及保健品等群众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办案力度,聚焦预制菜、网络餐饮、直播带货、社区团购、医美行业虚假宣传、过度诊疗等开展监督,共办案22.5万余件。在个人信息保护及反电信网络诈骗领域,聚焦快递、医疗机构、房产中介、金融机构、校外培训机构等泄露个人信息以及互联网企业违法违规收集、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办案近2.5万件。在特定群体权益保障领域,持续深化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新业态劳动者、农民工等特定群体权益保护,共办案近5.5万件。
2023年成立立法研究工作专班
澎湃新闻从最高检了解到,为推动检察公益诉讼立法,2023年3月,最高检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并抽调机关相关厅局和部分省级检察院业务骨干,组成最高检检察公益诉讼法立法研究工作专班(以下简称专班),深入开展立法研究、起草建议稿草案、调研座谈等工作。
自2023年4月起,专班集中开展起草工作,形成立法建议稿初稿后,充分征求检察系统内意见。2023年10月27日,最高检委托中国法学会专门召开立法专家咨询论证会,邀请相关知名专家教授、实务部门专家,围绕建议稿草案条文开展逐条论证,充分听取专家学者意见。12月6日,最高检联合最高法院、司法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召开建议稿草案起草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在执法司法实务层面深化研究论证。
2024年1月31日,最高检正式向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提交《检察公益诉讼法(建议稿)》及条文说明、起草说明等材料。同年5月27日,最高检向全国人大监司委正式提交了《关于报送检察公益诉讼立法相关重点问题研究意见及条文方案的报告》,就立法专班集中工作后提出的相关重点问题形成研究意见及条文方案。
2025年4月7日至11日,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组织立法专班集中工作,公益诉讼检察厅和研究室相关同志全程参加并就相关问题和草案条文提出意见建议。5月13日,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召开立法领导小组会议,原则上通过草案征求意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