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户粘你?因为你真诚;为什么受众信你?因为你真实。在信息的海洋中,真实是新闻生命之源、立身之本。
真实赋予新闻力量,使其能够传递真相、观照现实、叩问时代,成为连接媒体与公众之间信任的桥梁。它不仅是新闻事业的灵魂,更是推动社会向善的引擎。
随着智能科技发展,我们迈入信息奔涌的高速时代。社交平台与自媒体的兴起,使人手一支麦克风成为现实。
信息生产与传播门槛降低、速度倍增,在带来表达自由的同时,也为虚假信息滋生提供了土壤。
虚假信息滋生,背后是多重因素的纠缠。从传播主体看,利益驱动是首要因素。一些网络黑产借虚假信息牟利,形成灰色产业链;一些自媒体为博关注、争利益,不惜断章取义、编造事实;部分从业者专业素养不足、责任意识淡薄,对信息核实敷衍了事,也为虚假出笼开了绿灯;一些匿名的网络推手,也趁机散布谣言、混淆视听。
虚假信息危害深远。它侵害公众知情权,阻碍人们基于事实做出判断。在公共卫生事件中,谣言可能误导防控,危及生命;在资本市场,不实信息可引发震荡,损及投资者权益。更深远的是,虚假内容持续消耗社会信任资源,加剧公众怀疑情绪与认知疲劳。长此以往,社会共识难以凝聚,公共对话陷入困境,社会治理成本与难度显著增加。
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唯有真实的报道,才能为公众提供清晰的认知坐标,助人理解世界、参与社会;也唯有真实的记录,才能履行舆论监督的使命,推动正义,温暖人心。失去真实,新闻便失去存在的意义。
守护新闻真实,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形成系统性合力。媒体机构应筑牢责任意识,恪守专业准则,完善审核机制,让每一则报道经得起事实与时间的检验。从业者需不断提升素养、涵养敬畏,让“真实”成为内心始终不移的标尺。
公众应增强媒介素养,提高对信息的辨别力,不做谣言的二次传播者。社交平台则应优化算法逻辑,打破信息茧房,放大优质内容声量,构建清朗健康的传播生态。
真实之路,并不轻松。但它值得所有与信息相关的人共同奔赴。因为唯有真实,才能让新闻始终与人心相连,与时代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