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迅达热水器  长虹空调  老板燃气灶  日立空调  美的燃气灶  威能热水器  怡和智能马桶  万和燃气灶  三菱空调  尔中央空调 

人民日报刊发阎崇年文章:故宫结缘我之幸网友怎么看

   更新时间: 2025-10-06 10:10  发布时间: 3小时前   730
核心提示: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我比她小9岁,出生在仙境蓬莱一个半山半海的小乡村。父兄在北平做事,春节回乡探亲,从我记事起就听他们讲故宫的故事。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00天后,我来到北平。来北平第二天,父亲就带我去参观故宫。故宫之宏伟气象、壮丽宫殿,给我这个乡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我比她小9岁,出生在仙境蓬莱一个半山半海的小乡村。父兄在北平做事,春节回乡探亲,从我记事起就听他们讲故宫的故事。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00天后,我来到北平。来北平第二天,父亲就带我去参观故宫。故宫之宏伟气象、壮丽宫殿,给我这个乡下小孩以心灵震撼。这圆了我童年的一个梦。当年夏天,我考入六中读书。同年10月1日,我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新中国开国大典。这是我人生转变的一个天时。是为我与故宫的天之缘。

我身在北京,住家在西长安街之南侧,学校在南长街之西侧,住家、学校与故宫之间,其南北、东西各只有一街之隔。这就使我到故宫看典籍、查档案,观文物、会朋友,研讨、请教,路程很近,极为方便。一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天(星期日除外)带着窝窝头,赶在故宫西华门开门之前,一开门就进,傍晚闭馆才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记得一次一位记者问我去过故宫多少次?我说:“超过1000次。”是为我与故宫的地之缘。

而后我学研明清史、北京史、满学,经常去故宫,实地考察,研讨学术。改革开放后,我参与故宫博物院清代宫史研究会、中国紫禁城学会的筹建,后来任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见证了《故宫博物院院刊》复刊、《紫禁城》杂志创刊,并成为其作者。同时结识了许多故宫内外研究故宫学的专家学者,我们保持密切的学术友谊。是为我与故宫的友之缘。

因研究的需要,承蒙故宫博物院特许,我曾在故宫考察坤宁宫萨满祭祀大锅,测量锅的口径和深度;又带着卷尺,测量从养心殿后寝宫到前殿,雍正帝“上班”时实际走的路有多长(只有1.8米);还实测“三希堂”内室实际面积只有4.8平方米等。几十年来,出于多种因缘,故宫的宫殿楼阁我都参观或考察过。是为我与故宫的学之缘。

2004年,央视“百家讲坛”邀我讲“清宫疑案”系列,而后又讲了《明亡清兴六十年》《大故宫》等系列。为纪念故宫建成600周年,在喜马拉雅音频讲了《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出版《故宫六百年》。将学术研究成果,通过电视、电台、书籍、网络等平台,分享给广大受众,这不仅在国内有广大受众,而且在海外华侨华人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回顾以往,故宫既是我明清史研究的学术课题、资源宝藏,又是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师益友、广阔课堂。明嘉靖《通州志略·序》曰:“惟作天下之事本乎机,而成天下之事存乎会。”这是百年难逢的机会,我有幸遇上了。是为我与故宫的机之缘。

故宫不仅局限于紫禁城内,而且应有“大故宫”的观念。我将故宫及其姻系的研究,融汇入明清史、宫廷史、北京史、满学、文物学、书画学等学科中。故宫概念的外延,包括北京的王府、公主府、坛庙、衙署、苑林、陵寝等遗迹,京外承德避暑山庄暨外八庙和木兰围场,南京明故宫遗址,凤阳明中都遗址,沈阳故宫博物院,清关外三京——兴京(赫图阿拉)、东京(辽阳)、盛京(沈阳),三陵——永陵、福陵、昭陵等。我还考察了大陆迁台文物在台中雾峰防空洞地库遗址、台北故宫博物院山洞库房,考察了抗战时文物南迁地珍藏文物的遗址、遗物。我先后到31个省区市,介绍和宣讲以故宫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多次去台北故宫博物院做学术交流,有两件事记忆深刻、没齿不忘。一件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有《康熙朝起居注册》半部,后来发现其另半部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如能合璧出版,既嘉惠学林同仁,也是文化之盛举。经我牵线海峡两岸四方:2009年,《清代起居注册·康熙朝》影印精装54册,以同开本、同装帧、同版式、同纸张、同时间,合作问世。我有幸得到两岸各赠半部,并在首册扉页有四方负责人分别签名留念。这成为两岸故宫博物院交流合作的一段文化佳话。另一件是,康熙帝晚年,曾在北京昌平郑各庄修建行宫与王府,但其建筑已平毁,遗迹已清除,汉文图书、档案阙载。这成为清宫史、北京史、建筑史的一个200多年的学术空白。我到台北故宫博物院查满文档案,发现了此建筑群的系统完整满文工程竣工档案,但孤证不立;我又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到此工程开工满文档案。因其为内务府工程,故汉文档案、文献均无记载。这两份满文档案合璧,难题豁然得解。

由上,我与故宫有天缘、地缘、友缘、学缘和机缘,这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因之,我特别感谢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古典宫殿建筑群,其气象之博大、建筑之伟丽、宝藏之宏富、藏品之精粹,是中华五千年文物之集萃,也是人类文明之瑰宝。我深切体悟到:只有伟大的中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历史、伟大的智慧,才会有伟大的故宫。这是文化自信的鲜明而有力的见证。

(作者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548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