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近期美国政府在关税方面动作频繁,打击的对象主要是重卡、建材、家具、药品等进口商品。
9月25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自10月1日起,对重型卡车、建材、家具、专利药品等进口商品征收25%-100%不等的关税,药品关税不适用已经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的经济体。9月29日,特朗普又表示,将对所有在美国境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此外,9月初,美国商务部称已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对机器人、工业机械和医疗设备的进口启动了调查。
分析人士指出,最新一轮行业关税也混合了政治和经济等多种考量。
“比如,此次对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反映了共和党议员在疫情期间的担忧——美国医疗供应链遭到破坏。不过,鉴于美国无法完全替代国际药品供应链,部分产品将获得豁免。”惠誉解决方案旗下研究公司BMI首席经济师塞德里克·谢哈卜 (Cedric Chehab)对界面新闻说。
他进一步表示,家具、橱柜等产品和国家安全因素无关,很可能是为了扶持密歇根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产业工人,以及游说支持关税的利益集团。这些州不仅是重要的家具橱柜制造基地,更是特朗普当选的关键票仓。
谢哈卜认为,行业关税不会对整体税率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他指出,美国名义进口税率已从年初的2.3%升至8月的18%,预计后续上升幅度有限,最终可能落在18-19%之间。若企业找到规避关税的途径,实际有效关税将大大低于名义水平,这也将有助于减轻关税对美国通胀的冲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罗振兴也对界面新闻表示,相对于“对等关税”影响整体贸易,行业关税针对某个行业,因此负面影响相对较小。而且,行业关税面临两大制约因素,一是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反对,可能推动修改或者豁免的出现,二是金融市场的负面表现。
今年4月开始,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推出“对等关税”,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加征了10%-25%不等的关税。不过,这一政策正面临美国国内司法挑战。5月底,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无权根据IEEPA征收对等关税、芬太尼关税等,禁止其生效。随后,特朗普政府上诉至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后者暂停了前述禁令。8月29日,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票赞成、4票反对的结果,维持了国际贸易法院5月份的裁决。特朗普政府已经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
对于特朗普关税的未来走向,西部证券海外政策分析师张泽恩对界面新闻表示,需要从其目的来分析。具体来看,特朗普关税2.0政策的目的包括减少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增加财政收入、作为谈判筹码推动与多国达成更深入的贸易协定。
“‘对等关税’初步框架已经形成,在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前,这部分关税不会有较大变动或者更新,现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将更聚焦促进制造业回流或者保护具体行业,比如医疗行业。”张泽恩说。
他还表示,特朗普贸易政策虽然来势汹汹,但效果成疑,其关税格局渐趋完整但仍不稳定。一方面,最高法院的审理结果可能推翻“对等关税”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特朗普此前与日、韩、欧盟的“关税换投资”计划能否真正落实也存疑,很可能在投资体量、政治、法律与经济多重博弈中折戟于细节之上。此外,频繁调整关税税率,对美国海关等政府机构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此前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政策的突然变动,就令海关等执法部门陷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