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退役了最后一批米格-21战斗机,这款被讥讽为“飞行棺材”的战机正式退出印度空军的历史舞台。
据参考消息网26日援引美联社报道,印度26日退役了其最后的苏联时代米格-21战斗机群,从而结束了这款战机长达60多年的服役生涯。米格-21曾因其战斗性能而备受赞誉,但后来由于频繁发生坠机事故而被讥讽为“飞行棺材”或“寡妇制造者”。
而就在米格-21退役前一天,印度当地时间25日宣布签署一份价值约70亿美元的合同,采购97架国产设计制造的“光辉”Mk1A战斗机,这是个特殊的安排释放的信息是米格-21后继有人,但“光辉”战斗机的产量也会让印度空军非常难受。

印度空军装备的米格-21战机
印度与米格-21“爱恨交织”的过往
退役当天,昌迪加尔空军基地,随着最后6架米格-21战斗机飞过基地进行告别飞行,这款服役62年、被印度称为“功勋战机”正式退役。根据媒体报道,官方数据显示,印度在1966年至1980年间共采购了872架各种型号的米格-21战机,成为全世界使用米格-21飞机最多的国家。
1963年3月,同样是在昌迪加尔空军基地,印度空军第28中队“第一超音速”接收首架米格-21F-13(印度称“74 型”),这款最大飞行速度达2马赫的三战机成为印度空军首款超音速战斗机,同时也开启了印度空军和米格-21“爱恨交织”的62年。
“爱情最初往往是甜蜜的”,印度空军最初也是将米格-21视为“小甜甜”,彼时,巴基斯坦刚刚装备F-104战机,这款实打实的第二代战斗机让印度空军“压力山大”,因此,当1963年首批13架米格-21F-13从苏联飞抵印度时,印度将其视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利器。米格-21最初的表现也没有让印度空军失望,在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米格-21首开纪录,击落巴基斯坦空军的美制F-104战机,一度光辉闪耀。
在引进米格-21战机的同时,印度还引进了该型战机的生产线,为此印度还组建了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很多国家引进他国战机生产线一样,最初也是从散件组装起步,然后再慢慢提高国产化程度。1965年,60架米格- 21FL(77 型)的散件开始交付印度,这款专为印度优化的型号配备了改进型雷达,具备更强的截击能力。1970年,首架完全由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制造的米格-21FL下线,印度在米格-21战机国产化上迈出关键一步,对印度航空工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产了200架米格-21FL后,斯坦航空有限公司从1972年开始生产米格-21M(96型),到80年代初期总共生产了160架。米格-21M换装了RD-21新型雷达、内置23毫米机炮和增大的脊背油箱,作战能力有所提升。1976年,印度又引进了米格-21bis战机,该机采用了大幅改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和机载武器,提升了多用途作战能力,具备更强的对地攻击能力,生产数量接近220架。
在印度空军米格-21装备史上,最重要的改进型非米格-21“野牛”(Bison)莫属,1996年,印度开始考虑对米格-21bis战机进行改进,最后选择与俄罗斯和以色列合作,换装探测距离达到57公里的俄制“长矛”脉冲多普勒雷达、法制平显、任务计算机、头盔显示器、以色列EL/L8222 电子战吊舱、雷达警告接收等。机载武器方面,米格-21“野牛”(Bison)可使用R-77、R-73等新型空空导弹以及电视制导炸弹,除了机动性,作战能力达到早期第三代轻型战斗机水平,印度最终改装了125架,这些飞机2000年至2005年间重新交付给印度空军。
从1963年到2025年,米格-21在印度空军服役了近62载,作为主力战机也有不少拿得出的成绩:击落了巴基斯坦1架F-86战斗机、2架J-6战斗机,4架F-104战斗机,1架C-130运输机以及1架“大西洋”巡逻机。但也有不堪回首的时刻:2019年2月,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爆发了一场备受瞩目的空战,巴基斯坦空军F-16战斗机发射AIM-120主动中距空空导弹击落印度空军第51中队的一架米格-21战斗机,残骸坠落于巴基斯坦境内,飞行员阿比南丹·瓦尔塔曼跳伞后被巴基斯坦军方俘虏。该战斗机携带的2枚R-73空空导弹和2枚R-77空空导弹,均未发射便随战斗机坠毁。
对于印度空军来说,米格-21南征北战,也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令人咋舌的坠毁率也让印度空军飞行员胆战心惊。据报告,在1971年至2012年4月期间发生了多达482起米格战斗机坠毁事故,造成171名飞行员、39名平民、8名军人和1名机组人员死亡。事故原因包括人为失误和技术问题。此后官方一直没有更新坠机事故信息。这些坠机事故让米格-21成为许多人眼里的“飞行棺材”。

米格-21频繁坠毁,被讥讽为“飞行棺材”。
“光辉”的难题
由于飞机老旧,频繁发生坠毁事故,作战能力也是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印度空军很早寻求淘汰大部分该型战机的方案,但由于国产“光辉”战斗机研制进度严重滞后,不得不推迟退役计划——2003年首飞成功,2015年才正式列装,到2025年交付数量约为40架,让印度空军非常无奈,加上“先进中型战斗机”计划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结果,导致印度空军迟迟无法实现42个战斗机中队装备计划。
9月25日宣布的购买97架LCA“光辉”Mk1A战斗机的合同价值74亿美元,其中包括68架战斗机和29架双座机。印度国防部表示,这些飞机的交付将于2027至2028年间开始,并在六年内完成。此次订单加上2021年批准的83架“光辉”Mk1A战机,使印度采购该型战斗机的总数达到180架。

印度空军增购国产“光辉”MK1A战斗机。
“光辉”Mk1A是“光辉”战机的改进型,重点对机载雷达、电子战系统和机载武器进行了升级。换装了以色列提供的E/LM-2052型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该雷达对战斗机大小的目标探测距离约200公里,此外还采用了新的座舱、雷达告警接收器和电子战设备,机载武器可以使用以色列新型“怪蛇”系列空客导弹,整体作战能力达到三代半的水平。“光辉”战斗机在发动机上遭遇的“心脏病”尴尬——美国未按计划交付发动机,导致8月交付的8架“光辉”Mk1A战斗机无发动机可用,引发一些印度网民的嘲讽。
印度军方认为,为了同时应对东西两线可能出现的冲突,印度空军应该拥有42个战斗机中队(巅峰时期也只有40个,42个中队只是印度空军梦寐以求的目标),米格-21退役后,印度空军战斗机中队只剩下29个,是印度空军历史上的最低水平。其中,有2个“阵风”中队(被击落4架后残缺不全)、12个苏-30MKI中队、8个米格-29和幻影-2000战机中队,5个“美洲虎”中队和2个“光辉”中队。按照印度空军一个中队18架战斗机的编制来看,印军可用战斗机的总数大约在540架以内,缺口达到200架。虽然印度空军增购了“光辉”Mk1A,但发动机还得看美国脸色,很可能无法按时交付,短时间内无法填补米格-21退役后带来的战力空缺,“光辉”时刻仍需要等待,等全部列装,对手很可能已经开始大规模列装第六代战机,差距会被进一步拉大。
今年5月的空战已经给印度军方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在“光辉”不争气和米格-21退役的背景下,印度空军动作频频,很可能加快增购法国“阵风”战机的步伐,并且很可能紧急订购俄苏-57E隐身战机。据媒体报道,目前印度空军已经提议采购114架法国研制的“阵风”F4战斗机,价值超过两万亿印度卢比(约合226亿美元)。此外,印度国防部正评估相关计划:拟采购装备两个空军中队数量的苏-57战机,并签署协议在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纳西克工厂许可生产100架苏-57,用于装备五个中队。印度空军每个中队约 20 架战机,这将为其组建一支 140 架规模的下一代战机机队,彻底升级作战能力。
苏-57是俄罗斯首款列装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出口型号为苏-57E,阿尔及利亚是首个国外用户。目前,俄罗斯空天军已列装超过20架该型战机,并多次参与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积累一定的实战经验。根据苏霍伊公司公开资料,苏-57E最大起飞重量达34吨,飞行速度可达2马赫,载弹量7.5吨,最大转场航程达4000公里,具备挂载多型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及制导炸弹的能力。
淘汰老旧米格-21、增购国产“光辉”战机、寻求更多的“阵风”以及购买苏-57E,印度空军开启了新一轮“买买买”模式,试图改变现状,但即使获得了这些战机,如何解决协同作战的问题仍是一个大难题,而这个问题是印度空军5月空战败北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