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双节”,茅台酒的市场价格走势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市场上关于价格“波动”的声音不时出现,但通过对多地酒商及主流电商平台的调查发现,茅台酒尤其是主打单品“飞天茅台”的终端零售价总体保持平稳,短期小幅上涨态势,市场实际表现远非外界传闻般剧烈动荡。
终端市场:“飞天”零售价总体平稳
市场信息显示,各地飞天茅台酒终端零售价格仍维持在1900元左右,近期价格随着双节需求增长,呈现小幅波动上升态势,总体较为稳定。
存在价格区间的主要原因,除了飞天茅台酒的散瓶价和原箱价的差异,还有地区的差异。以北京酒商反馈的价格为例,其散瓶飞天茅台酒的终端零售价格在1800元以上,而原箱酒的单价能到1900元以上。
货源、物流成本等因素一定程度影响酒商的终端零售价格。无论是河南郑州酒商,还是广东广州酒商的报价均在1900元左右,甚至有酒商的原箱单价接近2000元,这与过去两个月相比并未出现太大差异。
平台比价:数字迷雾背后的玄机
当前,网络平台上有不少每日发布名酒行情的自媒体,其报价信息形成了一重“数字迷雾”。以53度500ml飞天茅台酒为例,不同平台的报价常有差异。例如在9月23日至24日期间,飞天茅台散瓶的报价从1760元到1850元不等,且都被标注为“价格持续上涨”,涨幅也从20元到40元不等。
这些价格是否真实?对消费者有没有参考意义?调查发现,平台上标注的价格实际上是酒商之间的“调货价”,也就是业内所说的批发价,并非消费者实际面对的零售价。一位成都酒商表示:“这些平台多数是中间商在运营,报价是给同行看的,对普通消费者买酒意义不大。”他进一步说明,批发价通常不含税,也没有计算终端零售中的房租、人工、物流等成本。
为避免误导,一些规范的平台会明确标注“酒商调货价”或“批发参考价”,其价格不适合消费者作为零售参考。实际体验也印证了这一点:当以普通买家身份联系平台上的商家时,对方均表示无法按报价出售,需额外加价约100元以覆盖运费和利润,且不承担运输风险。
电商迷局:“补贴”引流与“低价陷阱”
相较于比价平台,电商渠道的“超低价”茅台现象更为复杂,其背后是平台以“补贴”换取流量的商业策略。
随着“双节”临近,天猫、拼多多等平台加大酒类促销,飞天茅台成为重点引流产品。在电商流量增长趋缓的背景下,通过补贴茅台塑造“低价”形象,已成为吸引消费者、带动全品类销售的重要手段。
然而,部分商家在实际销售中设置了不少“障眼法”。有的以“1499元购飞天茅台”为诱饵,点击后却跳转至预约或抽奖页面,制造缺货假象后转而推销其他高价产品。
此外,“出口版”“海外版”等所谓特殊渠道茅台标价较低,但因流通环节复杂,易出现仿冒包装、篡改溯源信息等售假行为,消费者维权困难。更有商家直接使用正品图片,销售“口感相似99%”的仿冒酒或高仿包装产品,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
渠道选择:理性消费与市场生态的平衡
综合比价平台与电商渠道现状,不少酒商认为,目前并没有一个绝对权威,或者说“靠谱”的平台,供全国范围内的消费者了解茅台酒的实际终端零售价。
在业内人士看来,茅台酒市场价格体系的多元结构,既反映了市场的成熟程度,也是行业调整过程中的自然现象。随着信息透明度提升和渠道进一步分化,酒商更加注重通过专业服务与价值传递来增强客户黏性,消费者也逐步形成更加理性的价格风险权衡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全国多家专卖店内,多数产品可实现到店即购,无需长时间等候。除线下直购外,消费者还可通过“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获取产品信息、进行预约购买,并在线下门店便捷提货,购酒体验显著提升。
在理性消费观念深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消费者能够穿透价格表象,关注产品与渠道的实质价值。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茅台品牌自身的韧性与渠道体系的持续优化,正共同推动白酒市场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生态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