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全国客服热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24小时服务热线  附近服务网点  全国报修  全国报修网点  24小时服务电话  家电上门服务  附近上门服务网点  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利润股价双双下滑,保时捷暂缓电动化转型|界面新闻 · 汽车

   更新时间: 2025-09-26 01:09  发布时间: 3小时前   1910
核心提示:当下,保时捷经历自2022年IPO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这家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正面临股价持续走低、股票被移出DAX指数、中国市场表现疲软、美国市场受关税政策冲击、豪华电动车需求不及预期等不利局面。多重压力下,保时捷近日宣布重大战略调整,在将延后部分纯电动车型的上市计划的同时,重新聚焦内燃机与混合动力车型。原定于2030年代推出的电动平台研发计划

当下,保时捷经历自2022年IPO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这家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正面临股价持续走低、股票被移出DAX指数、中国市场表现疲软、美国市场受关税政策冲击、豪华电动车需求不及预期等不利局面。

多重压力下,保时捷近日宣布重大战略调整,在将延后部分纯电动车型的上市计划的同时,重新聚焦内燃机与混合动力车型。原定于2030年代推出的电动平台研发计划,也将重新规划时间表,并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其他品牌协同进行技术重构。

“这些决策延续了既定的战略举措,有助于我们打造更均衡的产品组合。在当前动荡不定的市场环境下,此举将提升我们的灵活性与市场地位。通过内燃机、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车型的多元组合,我们希望全面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担任保时捷和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的奥博穆(Oliver Blume)评价称。

然而,市场对这一战略调整的反应呈现分化。一方面,投资者担忧保时捷可能错失电动化浪潮,影响品牌豪华定位;另一方面,也有分析师认为,这一调整有助于保时捷在短期内稳定业绩,避免因过度依赖电动车而遭受更大损失。

在宣布战略调整前,保时捷曾下调其2025年盈利预期,并将原因归咎为产品上市延迟等问题。保时捷目前预计今年利润率最高仅能达到2%,远低于此前5%至7%的指引区间,且将中期利润率预期从15%至17%下调至最高15%。

受此影响,保时捷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也将面临51亿欧元的损失,其中包括30亿欧元的商誉减值和21亿欧元的一次性影响。大众集团已将自身2025财年营业销售回报率预期从4%至5%下调至2%至3%。

危机感往往驱动企业转型。前奥纬咨询全球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告诉界面新闻,保时捷本轮战略调整恰逢其时。欧洲电动化技术储备落后于中美,缺乏先进三电企业与优质车型,且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不足,难以支撑电动车发展。

他进一步解释称,在电动化领域,欧洲车企以自身短板对比中国车企的长处,直面成本竞争,基本没有胜算。同时,中欧消费者观点差异显著,中国消费者更愿尝鲜,而欧洲(除年轻群体外)普遍保守,对车辆性能的评估也更注重操控,而非智能化等因素。

有消费者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尽管部分国产新能源车型加速性能优异,但他仍倾向选择传统豪华品牌的燃油车。基于性能考量,车辆需采用轻量化设计,大电池增加重量将影响操控性。保时捷作为全球品牌,不会为迎合中国市场,而牺牲其性能定位。

不过,界面新闻在与多位消费者交流后发现,大多数消费者对车辆操控需求并不高,反而更重视智能化体验,这恰恰是保时捷在华销售车型的短板。

保时捷官网显示,起售价近60万元的入门车型Macan尚未标配驾驶辅助系统,选装费用高达近两万元,与消费者偏好形成明显落差。

2025年上半年保时捷销量数据 图片来源:保时捷官方

从2022年开始,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已经连续三年下滑。2025年上半年,保时捷在全球共交付146391辆汽车,同比下降6%;在中国市场交付21302辆汽车,同比下降28%,降幅远超其他市场。

长期销量下滑,让保时捷与经销商的矛盾浮出水面。2024年上半年,曾有部分保时捷经销商反馈,由于纯电车Taycan卖不动,为缓解资金压力,不少经销商被迫选择亏本销售。与此同时,保时捷中国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仍然选择压库,造成经销商资金压力陡增。进而导致三家经销商对销售任务产生异议,公开向德国总部要求,换高管给补贴。

尽管这起风波以保时捷中国与全体授权经销商的联合声明告终,但保时捷品牌战略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矛盾却在持续加深。2024年12月,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确认,将大幅缩减在中国的经销商网络。

潘励驰称,保时捷在渠道商一直采取动态调整的管理方案,从目前在中国市场的整体规模和未来预期来看,保时捷有必要对渠道进行战略调整,以保证整个销售网络的健康。保时捷将在未来两年时间中逐步对网络进行淘汰优化,到2026年底将保留100家左右经销商。

张君毅告诉界面新闻,保时捷当前的市场困境与1970年代瑞士钟表业遭遇的“石英危机”如出一辙,当时,传统制表的机械工艺,受到更准时的石英技术冲击;如今,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保时捷,也在应对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挑战。

“瑞士手表凭借手工赋予的奢侈品属性重获生机;保时捷也在发挥自身优势,赋予车辆更强操控,利用中国市场合作伙伴跟随并不落后于新能源智能化领域,从而应对市场转型。”张君毅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548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