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苏超第11轮南京与徐州的比赛,南京奥体中心主场坐进了60817名观众,继第6轮南京对苏州的60396人和第9轮南京对盐城的60633人之后,再一次刷新了苏超以及国内业余足球赛事的现场观众人数纪录。
作为今年中国体育和文旅项目中的现象级爆款,苏超走过4个月热度不减,吸引了海量球迷和大众的关注,引发了广泛热议,与此同时,一些人的生活也在因为苏超发生变化,当下澎湃新闻记者找到了几位与苏超存在交集的个体,通过这些站得更近的人,来看看他们眼中的苏超是什么样子,去还原一个真实且极富情感色彩的苏超。

当下,苏超一票难求不是什么秘密,为了方便没有抢到票的广大市民看球,同时更好地丰富大众的文娱生活,江苏省内许多城市、许多片区都开辟了形形色色的“苏超第二现场”。
单以南京市的江北新区为例,赛事期间就有多达9个观赛点位,其中包括梦之蓝青奥体育公园、砂之船(南京江北新区)超级奥莱、桥北滨江生态公园、金象城购物中心等南京市民熟知的地标性场馆、公园和商圈。
通过搭设大屏同步直播赛事,苏超的火热氛围从比赛现场南京奥体中心蔓延到了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官方数据显示,青奥体育公园第二现场的单场观赛人数就超过了2000人。除了观赛之外,还搭配了啤酒小吃市集、应援市集、3V3小型足球互动等相关活动,一些商家甚至推出了“苏超特惠餐饮套餐”和购物优惠活动……
很显然,每逢比赛日,苏超已经实实在在渗透进了老百姓的生活,以足球为媒,以更多线下场景为依托,带来了一场全民狂欢。

能够形成这样的联动效应,江北新区宣传和统战部文体旅发展办主任余丽莎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一方面源于大众对于苏超的热情;另一方面,江北新区已经有了丰富的实操经验。
苏超出现之前,江北新区先后举办过2024刀郎演唱会、2024英雄联盟LPL夏季赛总决赛、2025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等重要的体育和文化活动,围绕辖区内的体育场馆、商业综合体等线下资源优势,江北新区做了有效的打通。
按照余丽莎的描述,“我们将这些相关(体育和演艺经济)载体联合在一起,打造了一个江北新区文商体旅联盟,有重要的演出和赛事时,都会定向组织大家做一些就地转化的活动,让大家一起享受文化活动带来的红利。”
有了这样的积累和沉淀之后,随着苏超开打,江北新区能够很快地响应市体育局和文旅局的号召,将文旅和体育无缝嫁接,更好地释放出苏超的热度,让关注赛事的人流实实在在地变成消费增量。
关于苏超能够爆火,余丽莎认为得益于多方面因素产生的合力,比如基础设施方面,江苏每个城市都拥有奥体中心,这是国内很多省份所不具备的;再比如,从宣传层面,“江苏十三太保”的梗早已深入人心,这一次能够以一种更开放、自我调侃的方式来对待,展现出了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的一份自信……
与余丽莎的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苏超不仅仅是一项赛事,更是一项文旅活动,关乎江苏特有的文化土壤,苏超才有了如今的热度。

苏超能否真正推动足球运动的发展也是当下热议的话题之一。很多专业人士都有一个共识,透过苏超能够看到大众对于足球的热情,但江苏乃至中国足球水平想要发展,任重道远,相比于热热闹闹的苏超,青训更是支撑一项运动的土壤,同样值得大家去关注。
余丽莎也坦言,足球得从娃娃抓起,值得一提的是,在江北新区,青少年在足球运动的发展中就拥有很高的参与度,校园足球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里有多达26所学校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扬子一中和浦口外国语学校还是“南京市区级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学校”。此外,新区成立了4个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而每年举办的各级比赛超200场,参与学生近万人次。

7月份,南京江北新区泰山小学代表队刚刚赢得了2025江苏省青少年足球精英联赛小学女子U10组冠军,赛事聚集了南京、常州、无锡、徐州等8个城市的代表队同场竞技,在苏超火遍全国后,在本省大家都把这项赛事亲昵地称为“小苏超”。
不谋而合,澎湃新闻记者在与一些行业内人士的交流中,展望苏超,也听到这样的声音:如果(明年)苏超继续办下去,是不是可以向校园足球进一步倾斜,比如以城市高中联赛的形式去举办,毕竟年轻人才代表着一项运动的未来。
江北新区是一个缩影,在苏超蜕变为国内体育和文旅市场一款现象级产品的背后,各城市各区域都各显神通,但底层逻辑是相通的,赛事能够火起来建立在大众对于足球的热爱,以及各地对于足球的长远认知和投入上……苏超这把火能够烧多久,能否从量变带来质变,也依然离不开这样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