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迅达热水器  长虹空调  老板燃气灶  日立空调  美的燃气灶  威能热水器  万和燃气灶  怡和智能马桶  三菱空调  尔中央空调 

纪念|陈奇:一直都闪烁着崇德尚艺的神圣光芒具体真相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5-09-13 20:09  发布时间: 2小时前   3190
核心提示:编者按:2023年,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将特殊贡献奖颁发给94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奇。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陈奇登台接受了这份特殊荣誉。她当时说:“我年纪大了,但是我现在还在演戏,我还能够贡献一些,就很高兴。”本文首发自2023年4月23日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 。白玉

编者按:2023年,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将特殊贡献奖颁发给94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奇。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陈奇登台接受了这份特殊荣誉。她当时说:“我年纪大了,但是我现在还在演戏,我还能够贡献一些,就很高兴。”本文首发自2023年4月23日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 。

白玉兰戏剧奖颁奖典礼现场

精湛的演艺、特殊的贡献

欣闻著名话剧、影视表演艺术家陈奇荣获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十分高兴。这个奖项是白玉兰戏剧奖的非常设性大奖,颁授对象是为戏剧艺术作出了特殊贡献的杰出艺术家。陈奇老师荣膺此奖,可谓名至实归。这里谨向她表示衷心的祝贺!

陈奇老师从19岁开始从事戏剧工作,到今年94岁,在戏剧园地里已辛勤耕耘了75个春秋。我很幸运,在她的75年艺术生涯中充当了63年的近距离的旁观者。

我是1960年进入上海人艺的。从那时起,我便成了陈奇老师的“小同事”。当时的陈奇老师也就31岁,但已经是一位深受广大话剧观众喜爱和同事们敬重的优秀演员了。早在20世纪50年代她就在《曙光照耀着莫斯科》《刘胡兰》《蜻蜓》《枯木逢春》《上海战歌》等诸多剧目中,展现了精湛的演技和卓越的形象塑造能力,是一颗璀璨夺目的话剧明星。

《曙光照耀莫斯科》饰桑妮亚

《蜻蜓》

通过多年的接触和了解,我感到在陈奇老师的身上,一直都闪烁着崇德尚艺的神圣光芒。这是一个进步艺术家应有的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是一个严肃的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对戏剧理想的孜孜不倦追求和严谨创作态度。这道光芒,伴随着她行进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

陈奇老师在学生时代就投身进步演剧活动,成为了一名中共地下党员。记得刘厚生前辈生前曾多次向我提起,上海解放前夕,陈奇就是他负责在上海文艺界联系的地下党员之一。当时,他们为迎接上海解放做了大量的宣传和保卫工作。上海解放初期,他们不辞辛劳,为新诞生的人民政权日夜奔忙。

进入“上海人艺”后,陈奇老师践行入党时的初衷,将“认认真真为人民演戏”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每排一出戏,每塑造一个角色,她都全身心地投入,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她对艺术无比热爱,愿意将自己融入艺术之中。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也不管是戏份多还是戏份少,她总能通过精心琢磨和精湛演出,达到“演一人肖一人”的境界,给人们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75年来,陈奇老师硕果累累,她塑造的无数舞台和影视作品中角色,已足以构成一道色彩斑烂的戏剧人物画廊

陈奇老师的表演十分贴近生活。她强调内心体验,注重特定戏剧环境下人物的心态和行为逻辑,崇尚既高于生活又还原生活的表演方式,从不刻意追求那种可能产生一时剧场效果的装腔作势。观众看她的戏,如沐春风,仿佛聆听着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她所扮演的角色,亲切生动,如同我们在生活中似曾相识的各色人物。

《清宫外史》饰慈禧

《家》饰陈姨太

陈奇老师的戏路十分宽广。换句话说,她具有非常深厚的形象塑造功力。无论是她的成名作《曙光照耀着莫斯科》中性格鲜明的桑妮亚,还是《蜻蜓》里性格复杂的可爱少女玛利娜;抑或《刘胡兰》中不畏牺牲、英勇就义的刘胡兰,这些身份不同、个性各异的人物,在她的演绎下各有其貌、栩栩如生。

我特别难忘的是她在杜宣老师的剧作《上海战歌》中扮演的夏南鹃。这是一位潜伏在国民党军政部门的中共地下党员,人物的双重身份,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的应对周旋,决定了表演的难度,包括分寸的拿揑、情绪的变化和控制都需要细心揣摩。陈奇老师以对人物的透彻理解、以娴熟的演技将这一切措置裕如,表演妥妥贴贴,生动表现出人物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而又自然真切的性格特征。

再如《枯木逢春》中的方母,这是一个老年农村妇女形象。作为当时才三十左右的陈奇老师,与角色之间无疑存在很大差距。陈奇老师认为,向生活求教,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永远的法宝。她仔细观察生活中老太太的言行举止,甚至仔细地分辨自己母亲喜怒哀乐时的言语及身体形态,从中领悟角色的行为逻辑,琢磨人物的言行举止。因此,她展现给观众的方母血肉丰满、真实可信,有很強的艺术感染力。顺便说一句,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奇老师在艺术生涯后期主要扮演老太太。我们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她所扮演的众多老太太,与一些北方老演员有着明显不同——总有一种与剧中地域特征相吻合的江南老年妇女的气质。这与她长期的生活积累很有关系。

《徐虎》饰徐虎妈妈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陈奇老师具有超越一般演员的形象塑造能力,但她从来不认为演员是万能的。她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适合自己的舞台形象,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刻画出准确而饱满的艺术形象。所以,我们常可见到她宁愿放弃戏份多的角色,而选择更适合自己、戏份少的角色。这充分显示了一种重艺术得失、轻功利的高尚艺术品格。

陈奇老师给我的另一个突出的印象,是她对年轻演员的关爱。20世纪60年代复演《上海战歌》时,是由刚调来剧院、比陈奇年轻的演员景衡饰演夏母。这正是陈奇饰演过的人物。每到景衡上场时,陈奇老师都会在侧幕边上认真观看,当看到景衡在细微处的表演也一丝不苟时,她总是由衷地轻声赞叹:“真好!”我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末,在话剧《消失的雨点》排练时,总导演黄佐临请她参加该剧的导演团。在整个排练过程中,她始终兢兢业业,从语言、形体等各方面不厌其烦地给青年演员耐心细致的指导。

近些年来,我和陈奇老师相聚次数不多,但每逢剧院有重大活动,总能看到她的身影。我也曾和她餐聚过几次,感觉她乐观开朗,一如既往。衷心地祝愿她健康长寿,艺术青春永驻!

(作者系上海市剧协原秘书长;原文2023年04月23日发表于上海文联,经授权转载)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548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