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络平台数据
截至9月12日12时23分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
《窗外是蓝星》
总票房已突破2000万元
这是首部挂总台电影台标
并登陆全国院线的电影
自9月5日全国公映以来
迅速掀起观影热潮

影片主要画面
由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亲自拍摄
作为太空摄影师
他们完整记录了
自己在轨驻留6个月的
工作和生活日常
将宇宙浩瀚之美融入影像
呈现出独具特色的
中国式太空美学
让“宇宙级浪漫”走进观众视野
《窗外是蓝星》超高清视效
引发观影热潮
作为我国首部8K拍摄的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凭借超高清摄影机带来的震撼画面和航天员的独特叙事视角,在全国各地引起观众广泛关注,观影热情持续升温。

有观众看完影片后感叹:“这是我见过最真实、最流畅、最值得观看的一部纪录片,它体现了整个中国科技的进步,体现了中国航天的发展,体现了中国人多精神,非常值得推荐。”
不少学生观影后也有深刻收获。来自贵州贵阳的的初二学生表示:“航天员通过船舱里的窗户看向祖国大好河山的画面,像一幅美丽画卷,我觉得非常震撼。”

江西南昌一位父亲带着孩子走进影院,他说:“不仅是为了视觉震撼,更是想让孩子感受到中国航天的伟大。”
在IMAX等特殊影厅,大银幕与超高清画面、音效结合,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一位观众直言:“8K拍摄清晰度特别高,在航天员视角感受太空生活,感觉特别惊喜。”
目前,全国各大影院正密集排片,让更多人有机会通过大银幕感受中国航天精神的力量。
台湾青年观影反响热烈
国台办点赞《窗外是蓝星》
影片的热映也引发台湾同胞的高度关注。许多台湾青年观影后表示,这部电影带来的不仅是视觉震撼,更有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日前,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多年努力,我们一步步实现了中华民族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窗外是蓝星》以神舟十三号任务为蓝本,由航天员亲自拍摄,第一次全景式记录了航天员从出发到太空工作生活再到返回地面的完整过程,向观众呈现一场充满中国式太空美学的非凡旅程,这是属于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荣耀。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前方是宇宙苍穹。中国人的航天事业、飞天梦想将飞得更高更远,为两岸同胞带来更多的感动和荣耀。”

航天员太空“打卡”
神二十乘组发来观影邀请
正在执行神舟二十号任务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在中国空间站——也是电影《窗外是蓝星》的拍摄地,特别向观众发来问候。
指令长陈冬在中国空间站,指着胸前的国旗说:“窗外是蓝星,窗内是中国心。”
陈中瑞表示:“在太空拍电影,是我们航天人独有的浪漫。”
王杰则说,自己在空间站打卡了很多电影的拍摄点位,准备回到地球后冲洗成照片。
《窗外是蓝星》首映礼央视新闻观影团:把宇宙浪漫带进影院
近日,央视新闻观影团在北京举办《窗外是蓝星》首映礼,现场400多名观众与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一同见证了一份”宇宙级浪漫”。
更让人动容的是,一位特别的观众也来到现场,她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的爱人——王丹阳。她曾与丈夫并肩奋战在科研一线,把青春和热血献给航天事业。
去年,她代替已故的王永志院士,接过共和国勋章。如今,她走进影院,观看这部致敬航天人的电影。
当银幕上的飞船腾空而起,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地球渐渐化为舷窗外一颗“蓝星”。那一刻,她的眼光中有思念,也有欣慰。
影片最后闪过王永志年轻时的影像,更让人深切感受到,这场属于当下的太空影像,也是在致敬那一代为航天默默奉献的人。

导演朱翌冉说,如今我们可以在中国的空间站里拍一部电影,听上去只是“小事”。但正是因为有他们那一代人无怨无悔的付出,这个“小事”才变成了现实。
从首任总设计师的伴侣,到当下的航天员,再到无数普通观众,大家在《窗外是蓝星》中共同凝望那颗蔚蓝星球。

这不仅是一部电影
更是一场属于
中国人的宇宙级浪漫
让我们走进影院
与航天员一同
仰望苍穹,凝望蓝星!

(原标题为《总票房突破2000万!走进影院一起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