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全国客服热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24小时服务热线  附近服务网点  全国报修  全国报修网点  24小时服务电话  家电上门服务  附近上门服务网点  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走出“ICU”的小鹏汽车,稳了?内容具体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5-09-02 19:09  发布时间: 4小时前   1660
核心提示:“希望小鹏可以在2025年做到行稳致远。”经历了“逆风前行”的2024年,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开年提出了对2025年的希翼。如今,从小鹏汽车上半年的销量来看,2025年做到的不仅是“行稳致远”,准确点说,叫“乘风破浪”。盖世汽车了解到,在所有造车新势力中,今年上半年依旧保持高速增长的只有两家,而小鹏汽车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一家是零跑汽车)。今

“希望小鹏可以在2025年做到行稳致远。”经历了“逆风前行”的2024年,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开年提出了对2025年的希翼。如今,从小鹏汽车上半年的销量来看,2025年做到的不仅是“行稳致远”,准确点说,叫“乘风破浪”。

盖世汽车了解到,在所有造车新势力中,今年上半年依旧保持高速增长的只有两家,而小鹏汽车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一家是零跑汽车)。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197189辆,超过了2024年全年交付量,也完成了2025年年度目标的一半。

此前,小鹏汽车已经规划了三条增长路线,分别是AI和汽车的融合、全球市场以及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那么,小鹏汽车的增速,是否会一直保持?

19.72万辆,已超去年全年交付量

在竞争激烈的造车新势力赛道中,增速是衡量企业发展活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今年上半年,众多造车新势力在市场的浪潮中起伏不定,而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却依旧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宛如两艘在波涛中奋勇前行的快船。

根据刚刚发布的销量数据,小鹏汽车在6月共交付新车34611辆,同比增长224%,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3万辆;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共103181辆,再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走出“ICU”的小鹏汽车,稳了? <p>图片来源:小鹏汽车</p>  <p>此前何小鹏在2025年3月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小鹏汽车2025年的销量目标设定为‌超过38万辆‌,这一目标相比2024年实现了翻倍以上的增长。‌‌如今来看,小鹏汽车已经顺利完成了半年度KPI。</p>  <p>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小鹏汽车在市场上的热卖产品来看,当下车型的成功并不是昙花一现般的偶然。</p>  <p>比如,小鹏X9第二季度交付7451台,同比增长41%,2025款小鹏X9上市至今已连续两个月蝉联纯电MPV销量冠军;小鹏P7+已累计交付车辆超62000台,连续7个月成为1520万级中大型纯电轿车销冠;小鹏MONA M03 Max新车上市即交付,订单占比稳定在80%以上。小鹏MONA上市至今已连续10个月交付超万台;小鹏G6在6月交付8700台,凭借全系标配的AI智能辅助驾驶和5C超充AI电池等越级产品配置,上市以来热销不断。</p>  <p>不可置否,小鹏汽车在2025年好似打通了任督二脉。</p>  <p>今年年初,何小鹏讲述了小鹏汽车从小胜到绝望低谷,再重回顺境的过程,而他自己也用了两年学习如何“做CEO”。彼时,流露心路历程的何小鹏,不仅将小鹏汽车的内部变革公之于众,更让大众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何小鹏。</p>  <p>在外界看来,“蔚小理”三家车企中,小鹏汽车是被放到重技术的天秤上。不过,那时的何小鹏便提到,技术固然重要,但在应用层面,产品的思维和意识,才决定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有没有用户买单。</p>  <p>小鹏汽车未来几个季度,保持增长势头的核心,在于新产品的持续推出。事实上,在产品节奏上,小鹏计划在2025年每个季度都有全新或改款车型上市。</p>  <p>“下半年开始,小鹏将由G7开启跨时代智能算力,并于年底推出超电动力,相信我们会连续再创新绩。”在公布上半年销量数据时,何小鹏如此表示。</p>  <p>小鹏G7将于7月3日发布。这款定位为中型AI智能家庭SUV,搭载了3颗“中国芯”,超2200 TOPS的有效算力,使车端算力达到L3级,竞争车型为特斯拉Model Y、小米YU7等。</p>  <p>“做精、做少,做差异,做全球。”这是未来3年小鹏汽车在产品上的核心策略。按照规划,三季度,小鹏G7、小鹏P7两款全新车型将开始交付和放量。四季度,小鹏还将推出全新的增程式车型,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p>  <p>再当黑马,还是必然登顶?</p>  <p>“如果此刻遭遇挫折与磨难,那么不要担心,命运是想将你带往更高的地方”。回顾过往,小鹏汽车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p>  <p>2021年,小鹏全年销售新车9.8万辆,成为当年国产新势力销量冠军,小鹏P7获得销量和口碑双丰收。那是小鹏汽车辉煌的时刻,彼时蔚来、理想还在紧随其后。然而,市场的竞争是残酷且多变的,小鹏的产品力优势未能在此后两年延续:2022年,小鹏G9上市失利,小鹏汽车品牌向上遇阻,公司陷入低谷;2023年,小鹏内部寄予厚望的G6上市后销量未达预期,管理层经历几番调整。</p>  <p>直到进入2024年,小鹏下半年凭借MONA M03、P7+两款新车实现销量翻盘,毛利率一年内累计提升约20个百分点,与大众的合作也推向深入。</p>  <p>这个过程中,小鹏汽车乃至何小鹏都经历了一场蜕变。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这场变革中,如何从“活下去”到“活更好”,是造车新势力每年都面临的灵魂追问。对于小鹏汽车来说,眼下也面临着新势力厂商竞争加剧的局面。</p>  <p>就在小鹏G7发布之前,何小鹏曾借助更早上市的小米YU7与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进行了友好互动。</p>  <p>小米YU7凭借小米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科技实力,一经推出便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内累计大定达28.9万台。有机构认为,若无产能限制,预计YU7成熟月销量可达68万辆,将大幅提升小米电动车的利润率可见度。</p>  <p>作为直接竞品,小鹏汽车随后上市的中型SUV G7承受明显压力。目前G7预售价为23.58万元(Max/Ultra双版本),但该机构分析认为,为应对YU7的强势竞争,小鹏G7最终定价可能下探至21万元区间。该机构指出,小米的生态优势与成本管控能力正在重塑2030万元价格带的市场规则。</p>  <img src=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