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几步路,超过10厘米的直肠就会从肛门脱出,像一条烦人的“尾巴”;肛门的胀痛让人坐立难安,大小便失去控制,就连简单的走路都成了奢望——年过八旬的袁奶奶(化名)被这一难言之隐折磨多年。

俞旻皓等医生正在为患者做手术。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供图
8月1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接诊上述患者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获悉,该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俞旻皓联合泌尿科、麻醉科等多学科,运用腹腔镜直肠腹侧补片固定术(LVMR)、侧腹壁悬吊、盆底重建等术式,通过一次手术,帮助袁奶奶攻克直肠脱垂、漏尿两大顽疾。
院方透露,5年前,袁奶奶发现自己起身活动后便有一条“尾巴”露了出来,受疾病病痛和心理因素的双重影响,从那时起,她就不敢出门了。家人带着袁奶奶四处求医,因袁奶奶年龄大、做过子宫切除手术,还患有高血压、脊柱畸形等多种基础疾病,治疗效果不确定性和麻醉风险增大,家人带着她辗转多地就诊均被婉拒。
近乎绝望之际,家人偶然在网上刷到俞旻皓的健康科普视频,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俞旻皓解释,袁奶奶身上的“尾巴”在医学上被称为直肠脱垂。这是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部分或全部脱出肛门外。除了脱出,她还常伴有乙状结肠冗长、盆底会阴下降、骶骨直肠肌分离等盆底解剖及功能异常,进而出现黏液便或血便、排便困难、肛门失禁等症状。
数据显示,直肠脱垂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0.5%,其中女性患者约是男性的6倍,像袁奶奶这样的老年女性正是高发人群。
俞旻皓通过问诊和各项检查发现,袁奶奶除了直肠脱垂,还存在漏尿的问题,于是决定联合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宋奇翔,通过一次手术同时攻克直肠脱垂和尿漏两大顽疾。
术前评估中,手术团队为袁奶奶制定了个性化方案。麻醉科医生仔细评估后决定,为其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最大程度降低麻醉相关风险。
整个手术过程很顺利。术中,俞旻皓通过腹腔镜孔道,分离盆腔粘连后,将脱垂的直肠牢牢 “吊”在骶骨表面,并把松弛的肌肉和筋膜重新抬高缝合,原本塌陷的盆底被重新“撑”了起来。
术后,袁奶奶恢复得很顺利,短短一周就出院了。截至目前,她的大小便基本恢复正常,那条烦人的“尾巴”彻底消失,她终于回归正常生活。
俞旻皓提醒,要警惕身体发出的“直肠脱垂预警信号”。若感觉肛门有异物感、坠胀感,甚至有肉球突出,很可能提示直肠黏膜松弛。特别当伴随排便困难、便失禁等情况时,务必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