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迅达热水器  长虹空调  老板燃气灶  美的燃气灶  日立空调  威能热水器  怡和智能马桶  万和燃气灶  三菱空调  尔中央空调 

【深度】FOF“豹变”:重塑资产配置之路具体真相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5-08-14 06:08  发布时间: 12小时前   1660
核心提示:界面新闻记者 | 韩理“最近买FOF(Fund of Funds,基金中的基金)的客户挺多的。”招商银行的客户经理赵炜(化名)向记者展示一款产品。界面新闻从渠道获悉,近期发行的两只FOF均募集了不错的规模,一只规模接近30亿元,另一只则突破了40亿元。与往年无人问津的局面完全不同,今年已有7只

界面新闻记者 | 韩理

“最近买FOF(Fund of Funds,基金中的基金)的客户挺多的。”招商银行的客户经理赵炜(化名)向记者展示一款产品。

界面新闻从渠道获悉,近期发行的两只FOF均募集了不错的规模,一只规模接近30亿元,另一只则突破了40亿元。与往年无人问津的局面完全不同,今年已有7只FOF发行规模超过10亿元,更有2只产品发行规模超过了6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场FOF基金规模达1656.72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4.43%扭转连续两年萎缩趋势。

界面新闻在采访中了解到,与过去几年不同,今年发行的FOF产品更注重多元化配置。从曾经简单的股债轮动转到多元资产配置,今年大火的FOF背后还有哪些秘密?

FOF“爆款”连连

2025年FOF业务似乎开启了“第二春”。

开年2月,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首发10个交易日规模达到了60亿元,FOF产品强大的吸金能力令市场震惊。这个成绩在4个月后被超越,6月,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仅发行了7个交易日规模就达到了65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今年上半年共发行了31只FOF产品,单只平均发行规模超过10亿元。无论是发行的数量还是规模都好于去过几年。

民生加银FOF基金经理代宏坤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今年FOF发行回暖,一方面在A股回暖的带动下,FOF基金的整体业绩得到改善,今年来大部分的FOF产品取得了正收益;另一方面是更多的FOF基金在践行多元资产配置后走势趋稳,获得了部分渠道和投资人的认可。

界面新闻统计发现,自去年“9·24”行情以来,截至今年6月末,FOF指数的涨幅明显好转,偏股混合型FOF指数呈现出“涨幅跟得住、波动更低”,而偏债混合型FOF指数表现出来的抗波动属性则与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不相上下,风险收益比表现不错。

来源:Wind、界面新闻编制

具体到基金层面,wind数据显示,上述统计区间,已成立的470只FOF基金(剔除已清盘基金)全部取得正收益,其中87只基金收益超过20%。

来源:Wind、界面新闻编制

业绩的增长切实推动了FOF规模的提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场FOF基金规模达1656.72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4.43%,扭转连续两年萎缩趋势。其中新发是促使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今年上半年新发规模达327.52亿元。

界面新闻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发行的FOF产品与过往有些变化。

首先,2025年以来市场发行了多只以多元配置为主的偏债混合型FOF,进一步丰富了FOF产品线。

上海某公募FOF基金经理李玲(化名)认为,本质上偏债混合型FOF属于债券资产做底仓、其他资产做增强的“固收+”产品。

“但同时更强调回撤控制。”华富基金FOF投资部负责人严律对界面新闻表示,近两年市场对于固收增强类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强,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承接银行理财分流的投资资金,通过更加突出FOF的控回撤和控波动优势,来满足理财资金的稳健投资需求。”

其次,越来越多的FOF基金经理在实践多资产配置。

严律认为,“大类资产配置”和“多元资产配置”这两点对于FOF来说是具有明显优势的,但当前其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通过新发产品不断推广这些概念,有助于树立FOF的行业辨识度。

有华南某FOF基金经理介绍:“过去我们更多是以相对排名为目标去做组合配置,主要在股和债之间轮动,体现不出多资产配置的优势。后来在组合中逐渐增加了美元债、港股基金,不仅适当拓展了收益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资产类别,提升了组合的回撤控制能力。

中欧基金多资产及解决方案投资部FOF组负责人桑磊表示,其团队在FOF上的多元化资产配置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大类资产分散配置,关注了权益基金、商品基金、REITS基金、债券型基金等;二是在大类资产内部进行分散化,比如权益基金会同时关注了A股基金、美股基金、欧洲股市基金等优质标的,债券型基金同时关注内地债券型基金和香港互认基金等。

渠道引导和扶持

采访中,多位受访人士提到了发行渠道助力FOF上规模的重要作用。

猫头鹰基金研究院研究总监张期翔认为,代销渠道的重视是FOF能焕发“第二春”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招商银行长盈计划的渠道合作模式,降低了产品的募集难度。”

2024年,招商银行开启了系列基金代销改革,联合基金公司推出“TREE长盈计划”就是其中一项,基于资产配置的逻辑定制公募FOF产品。根据招商银行的介绍,与一般的FOF相比,TREE长盈计划入选产品有清晰的收益和回撤目标,并且会严格按照目标进行管理和回检。

一位公募业内人士透露,过去几年银行渠道以推单一基金为主,在面临市场波动的时候,会给客户带来较大的损失,从而间接造成银行客户的流失。银行渠道逐渐认识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招商银行推出“TREE长盈计划”希望能改变过去的销售模式,也让自己与蚂蚁等代销渠道呈现出差异化。

界面新闻了解到,很多基金公司都想入选招行的“TREE长盈计划”,但是招行对入选的产品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回撤方面。目前能够入选的产品均来自头部公司,组合中也着重展现出FOF的多资产配置的能力,与当前FOF主流形式相吻合。

华东某公募渠道销售告诉界面新闻,在销售端,招商对“TREE长盈计划设有专门的投顾团队督导,并且给予单独的考核。

“TREE长盈计划”切实带来了FOF规模的增长,今年诞生的多只爆款FOF均由招商银行主代销。持营的效果也立竿见影,今年规模增长居于前列的FOF产品,均“TREE长盈计划”名单中。

来源:Wind、界面新闻编制

清盘与入局并存,行业格局未定

在FOF爆款频出的同时,不少老产品面临清盘。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16只FOF发布了清盘公告。截至7月25日,超过七成的FOF规模低于2亿元,更有23%的FOF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2023年以来,清盘的FOF已经超过50只。

截至6月末,517只FOF产品总规模达1656.72亿元,而2022年初鼎盛时,258只FOF产品的规模达到了2339.62亿元。产品数量增长了近一倍,而总规模却缩水超过40%。

当一类产品发展遭遇困局的时候,其背后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界面新闻采访发现被提及最多的问题还是业绩。

上海某公募FOF负责人认为,过往几年发行的FOF产品,与传统的权益、固收+基金相比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使得FOF产品的品类辨识度和口碑有待提高。而“慢热”的FOF有时很难满足投资者短期投资诉求。

代宏坤认为,投资者对FOF产品的期望较高,但普遍的感受却是FOF产品在市场上涨时涨幅有限,而在市场下跌时却不能幸免。

猫头鹰基金研究院研究总监张期翔也表示,2022-2023年股债双杀期间,FOF未能有效分散风险,根据猫头鹰的数据,偏股型FOF平均亏损16.4%,最大回撤超25%,“这体现了FOF作为资产配置功能的失效。”

除此以外,投资者对 FOF 产品的接受程度、‌双重收费争议、‌销售渠道乏力等问题也在采访中被提到,增加了产品持营的难度。

在代宏坤看来,目前FOF所面临规模困境并没有被完全解决,一方面FOF管理人还需要在实践中磨炼了专业能力,整体上还有提升的空间;另一方面FOF在大类资产配置上的宽度与深度还有待扩展。

张期翔则指出,虽然招行等渠道的变化让FOF的规模困境得以缓解,但其准入门槛较高,中小公司还被排除在外,想真正激活市场,未来需扩大产品准入。

不过这些问题在李玲看来是正常的。

她向界面新闻记者分享,对标国外FOF发展的历程,前10年是最为重要的时期。前5年,各家公司会涌入这个赛道,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格局,5到7年期间规模会逐渐衰退,8到10年是重新对市场份额进行激烈争夺的时间段。“当前国内FOF业务发展已跨入了第8个年头,此前的规模下滑和今年的回升都符合国外发展的经验。”

即便FOF不断面临“小微”或清盘的局面,但依然有公司在不断入局。

界面新闻注意到,这两年不断有华泰柏瑞、华富、光大保德信、兴华、财通等公司布局FOF产品。

严律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在2024年才发行第一只FOF是基于公司产品布局的考虑。“海外FOF市场的发展历史已经向我们展示,FOF是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代表着行业前进的方向,也必然会成为公募基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看来,长期以来银行理财是绝对收益领域的主角,但近些年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的要求使得传统银行理财产品吸引力有所下降,绝对收益类的FOF作为典型的分散风险的投资工具之一,可以成为银行理财目标客群的替代选择之一。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认为,基金公司持续入局,一方面来自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投资者对偏稳健型产品以及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日益增加,FOF能够帮助投资者降低风险,实现资产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来自政策大力度的支持,如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开展,养老FOF的Y份额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为基金公司布局FOF产品提供了机遇。

在业务发展筑底期入局或是基于公司对产品业务线的规划。“在FOF发展前10年的最后三年中,因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市场集中度会急剧下降,这个阶段有可能形成新的格局。后进场的公司也有发展成头部公司的可能,而如果一家公司选择在这个阶段退出则意味着永久放弃这块业务。”李玲对界面新闻表示。

华东某券商系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其公司计划在下半年发行首只多元资产配置的FOF,来顺应市场的需求。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548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