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新车在上市前被 " 泄密 " 了。有意思的是,从年初的领克开始、到后来的小鹏、再到小米以及此次理想,自媒体 " 偷跑 " 似乎成了一种 " 惯例 ",尽管保密协议的赔偿金从 500 万已经提到了 1000 万,依然挡不住有泄密出现。不禁让人想问,这是一种 " 默契 " 还是 " 巧合 "?
理想未发布新车遭 " 泄密 "
7 月 14 日,一组理想 i8 高清内饰谍照在微博、小红书、B 站等平台传播。这是新车发布前的媒体体验评测中,有人泄露了理想 i8 的内饰照片。虽然照片是在车外拍摄,但曝光了大部分内饰设计。
有参加评测体验的博主透露,签订的保密协议高达 1000 万元。若查实为签约合作方泄露,涉事方或将面临追责索赔。1000 万元的违约金,也创下国内新车保密价纪录。
据了解,理想 i8 是理想汽车今年最重磅的全新车型,将于 7 月 17 日开订,7 月 29 日正式上市。从泄密的图片可以看出 i8 前排设计与此前的理想车型类似,配备中控和副驾双联屏,空调出风口为水平式。
面对提前 " 偷跑 " 的内饰照片,理想汽车只好亲自下场,发布了官方图片。
7 月 15 日,理想汽车 CEO 李想发文称," 泄密打乱了理想 i8 的发布节奏,按原计划今天不会发布内饰图。此次泄密与用户、媒体无关,是我们自己低估了理想 i8 潜在用户的 " 求知欲望 "。
" 偷跑 " 在车圈似乎已成惯例
此前,多家车企也多次出现过此类泄密的情况。
1 月,汽车自媒体 " 萝卜报告 " 在保密解禁前 12 小时发布领克 900 的新车内容,领克依据协议索赔 500 万元,涉事员工离职。
6 月,汽车自媒体 "-_- 二师兄 " 将小米 YU7 动态试驾视频提前 9 小时发布于 B 站。尽管 27 分钟后删除,视频仍被二次传播。其保密协议的违约金也是 500 万元。
从此前的一些案例来观察,有的是员工操作失误,但接二连三的发生,甚至有网友直言:像 " 演 " 的。网友的质疑似乎也可以理解,毕竟,1 月份的领克 900" 偷跑 ",500 万赔偿金的热度也带动了新车热度提升。
相比之下,类似于家族化的车型内饰曝光,对新车的宣传节奏影响还在可控范围内。如果是新车核心参数、价格信息提前泄露,则会对车企的新车传播、营销造成较大影响。
相比往年偶发性的提前信息泄露,如今车市 " 偷跑 " 现象愈发频繁。
业内分析认为,这是多重因素导致,首先是新能源新车年均发布车型远超燃油车时代,参与传播的媒体、供应商数量大幅增加,管理难度变得更大;另一方面,随着自媒体增多,竞争更加激烈,个别博主为了抢发,甚至不惜违约提前发。
也有观点认为,其中不乏有车企或默许在可控范围内的泄密,并可以通过泄密的舆情来推动热点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