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班长,你今年成绩这么突出,我感觉这次评功评奖肯定少不了你”“我今年刚刚选晋中士,比我资历深的老班长还有很多,咋也轮不到我啊……”一个周日的班务会上,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支援保障营战士夏玉文和副班长李朋飞的这段对话,恰好被路过的该营教导员王渊听个正着。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王渊通过调研发现,这种认知误区在官兵中普遍存在。在与营长商量后,他随即组织召开一次党委会会议,重点讲一讲立功受奖的条件标准。
“评比要着眼全年,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上的表现”“全程要依法依规、双向透明”“要树立荣誉导向,鼓励创先争优,不搞平衡照顾、一团和气”……党委会会议上,委员们各抒己见,结合单位实际建言献策。趁着这股热劲,王渊也亮明了自己的态度:“要把全年表现和工作实绩作为衡量标尺,防止论资排辈。”
此事传开,在全旅引发广泛关注。“临近年终,评功评奖全面铺开,这既是基层官兵翘首以盼的大事,也是各级组织经受考验的难关。”交班会上,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结合支援保障营的党委会会议记录讲评道,“评比工作开展得好,就能评出凝聚力,评出战斗力,反之则会影响士气影响团结,这就要求每一位基层带兵人依规履职,坚持原则,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在他的引导下,营连主官们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优中选优”“向论资排辈说不”“多劳者多得”,写在了很多人的笔记本上。
侦察连一级上士王云飞入伍15年,参加16次比武,多次被表彰为“四有”优秀士兵,连续5年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标兵,今年又在全旅群众性练兵比武中获得士兵全能第一名,他总结的“关联训练法”为连队培养出很多侦察能手。因其素质过硬、成绩优异、贡献突出,王云飞被连队推荐为立二等功人选,官兵们心服口服。该连指导员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