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迅达热水器  长虹空调  老板燃气灶  美的燃气灶  日立空调  威能热水器  万和燃气灶  全国客服热线  怡和智能马桶  三菱空调 

广东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小学1至4年级每学年不少于6课时具体怎么回事

   更新时间: 2025-11-08 00:11  发布时间: 7个月前   1460
核心提示:4月10日,广东省新闻办与省教育厅举行广东省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如鹏介绍说,今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教育部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系列工作部署,坚持“先行先试”理念,集中组织高

4月10日,广东省新闻办与省教育厅举行广东省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新闻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如鹏介绍说,今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教育部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系列工作部署,坚持“先行先试”理念,集中组织高校人工智能教育专家、中小学信息科技骨干教师协同研制了广东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2素养1纲要”方案(以下简称“2+1”方案),分别是“两大素养框架”-《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广东省中小学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1”个课程纲要-《广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据林如鹏介绍,在“2+1”方案中,广东省的课程纲要在课时安排、资源开发和平台支持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注重可操作性和灵活性。比如课时方面要求原则上小学1-4年级每学年不少于6课时,小学5-6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初中7-8年级不少于每两周1课时。要求统筹信息科技、科学类、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课程和课后服务,一体化实施,防止重复交叉。高中阶段在信息科技和通用技术等国家课程实施基础上,在高一或高二不少于每两周一课时,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创新。

同时,课程纲要提出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议采用成长记录袋、学习活动记录表、学习数据、作品评价、量表测量等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鼓励各地探索将人工智能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并加强对人工智能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转岗培训等方式充实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师队伍;鼓励各地加大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投入,将人工智能课程普及纳入财政预算,支持资源开发、教师培训、硬件设施建设等,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形成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机制。

“‘2+1’方案从目标层提出了师生素养框架,明确了师生素养能力坐标,从路径层制定了《课程指导纲要》,提供了从课程到课堂的实施路径。解决各地在人工智能教育落地方面‘有目标可依、有课程可用、有教师可教’的问题。”林如鹏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548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