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市场传闻称,安踏体育正在考虑竞购德国运动品牌彪马(Puma),一旦决定推进竞购,可能会与一家私募股权公司合作。其他潜在竞购者还包括李宁公司、日本亚瑟士等。
11月27日,安踏集团企业传播部门对界面新闻表示,“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该回应与今年8月一致。
据新京报今年8月报道,彪马主要股东之一的皮诺(Pinault)家族正在评估包括出售在内的战略选项。该亿万富翁家族已聘请顾问,并开始与潜在买家进行初步接触以试探收购意向。接触名单上不仅包括安踏体育和李宁等中国体育用品巨头,也囊括了美国同行以及中东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
当时安踏回应称:“我们不评论市场传闻。”李宁方面则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未就上述传闻所提及的交易进行任何实质性谈判或评估,一切重大信息以公司官方公告为准。
皮诺家族出售彪马的意向背后,是后者不断下滑的业绩表现。
7月底,彪马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彪马销售额经汇率调整后下降2.0%至19.42亿欧元,调整后息税前亏损(不包括一次性成本)1320万欧元,季度净亏损达2.47亿欧元。

今年三季度,经汇率调整后,彪马销售额下降10.4%,至19.557亿欧元;最终净亏损6230万欧元(约合5.11亿人民币);毛利率下降260个基点至45.2%;库存增加17.3%,至21.241亿欧元。
从区域业绩表现来看,美洲地区销售额降幅最大,经汇率调整后销售额下降15.2%,至6.781亿欧元;亚太地区经汇率调整后销售额下降9.0%,至3.671亿欧元。
彪马称,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大中华区批发业务受整顿举措影响显著下降,DTC业务增长部分抵消了这一跌幅。而在欧洲中东非洲地区,经汇率调整后销售额下降7.1%,至9.106亿欧元,主要因欧洲批发业务疲软,受产品回收及主动缩减非核心业务影响。
彪马表示,鉴于预期销售额将大幅下滑,将采取进一步措施应对高企运营成本,计划到2026年底前在全球范围内精简约900个白领岗位。作为今年3月宣布的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彪马此前已在全球裁员500人。
此外,彪马还经历了管理层动荡。今年4月初,因在品牌战略执行上的分歧,彪马前CEO Arne Freundt遭到解雇,并任命前阿迪达斯高管Arthur Hoeld出任CEO。7月底,彪马又从阿迪达斯挖来Andreas Hubert担任首席运营官。
有评论认为,2025年是彪马的“战略调整年”。目前,公司正面临多项挑战,包括品牌势头疲软、全渠道库存高企以及分销质量偏低等。不过彪马仍具有巨大品牌潜力,如果改革得当,仍有机会跻身全球体育品牌前三,并创造稳健利润。
据安踏体育公告,2025年第三季度,安踏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与2024年同期相比取得低单位数的正增长。其中,FILA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与2024年同期相比取得低单位数的正增长,所有其他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与2024年同期相比取得45-50%的正增长。
截至11月27日收盘,安踏体育(02020.HK)股价上涨1.66%,报85.65港元,市值为2404.4亿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