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迅达热水器  长虹空调  全国客服热线  老板燃气灶  日立空调  美的燃气灶  威能热水器  万和燃气灶  怡和智能马桶  三菱空调 

可持续方法论|中非新能源合作加速,资金和人才缺口怎么补网友刷爆了

   更新时间: 2025-11-25 17:11  发布时间: 5小时前   2100
核心提示:中国新能源正在改变世界能源格局。2024年,中国在清洁技术上的投资高达625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量在全球占比接近64%。中国企业供应了全球80%的太阳能电池板和60%的风力涡轮机。中国目前拥有近70万项清洁能源专利,占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专注清洁能源技术前景的英国能源智库Emb

中国新能源正在改变世界能源格局。2024年,中国在清洁技术上的投资高达625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量在全球占比接近64%。中国企业供应了全球80%的太阳能电池板和60%的风力涡轮机。中国目前拥有近70万项清洁能源专利,占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专注清洁能源技术前景的英国能源智库Ember近日发布报告称中国是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的“推动引擎”,中国在清洁能源行业的主导地位正在“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创造条件”。

中国新能源蓬勃发展,不仅以实际行动改变国内能源格局,也在积极参与全球绿色转型,特别是全球经济最脆弱的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根据2025年发布的最新《能源进展报告》,全球仍有 6.66亿人无法获得基本电力供应服务,其中超过80%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仍然依靠有害燃料进行烹饪。全球缺电问题最严重的20个国家中,有18个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电力供应不仅影响非洲的工业化进程,而且也严重阻碍了全球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

非洲大陆蕴藏着巨大的太阳能潜力,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对非投资和“一带一路”建设让这一潜力转变成了现实。2021年6月到2025年6月,非洲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板增加了5倍。仅在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期间,非洲国家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面板增长了60%。这一增量,在塞拉利昂和乍得可以达到他们全国发电量的45%以上,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国家的电力普及,为非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电力短缺制约非洲发展

非洲国家电力普及率低。非洲大陆目前仍有近70%以上人口缺乏可靠电力供应,在某些国家这一比例更低,如刚果(金)、乍得、中非共和国、南苏丹、布隆迪等国,电力90%以上的人口无法用电。即使非洲电力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南非(达95%),也一直面临电力短缺的严峻挑战。自2007年以来,南非每年均经历不同规模和次数的停电,且形势不断恶化,电网平均可用率仅55%,年缺电天数超过 200。2015 年,南非停电时间为852 小时,到了 2020 年和2021 年,增至859小时和1169小时。2022年,总停电时间继续上升,南非人民在一年内不得不面临288天的轮流停电。2023年,人们每日需忍受的停电时长甚至长达15小时,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Cyril Ramaphosa)宣布由于严峻的电力危机,南非不得不进入“灾难状态”。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电力短缺每年导致南非GDP损失5%-10%,约合300亿美元。

电力危机严重制约了非洲工业化进程和民生改善。由于电力短缺,多数非洲国家尽管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出口,陷入资源诅咒的贫困陷阱。电力短缺与稳定性差叠加,拖慢了非洲工业化进程,直接使教育、医疗、供水等公共服务难以保障,间接加剧了城乡差距和贫困循环。撒哈拉以南非洲占全球极端贫困人口的60%,达到3.89亿,多于其他任何地区。该地区人均GDP普遍较低,大量人口无法获得健康的饮食,获取教育、医疗、清洁饮用水等最基本的服务面临巨大障碍。在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下,该地区的发展速度尤为缓慢,部分国家甚至出现发展停滞、倒退现象。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浪潮中,如何摆脱“能源贫困—环境恶化—发展滞后”的恶性循环,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非洲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

电力短缺限制了非洲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加快发展新能源既是解决非洲地区电力短缺问题的关键,也是非洲实现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这已成为整个非洲的共识。近年来,非洲联盟陆续出台了“2063年议程”“非洲绿色能源倡议”“非洲能源合伙计划”“非洲能源协议”“2030年非洲能源战略”等规划文件,鼓励非洲各国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发电,以满足非洲日益增长的能源和发展需求。然而,国际政治动荡也影响了对非洲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如美国特朗普政府终止了于2013年发起的非洲电力倡议(Power Africa )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投资、政策改革和技术援助,帮助撒哈拉以南非洲增加电力供应,特别是促进清洁和可持续能源的发展,以提供电力接入并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该计划的中断使多个已在推进中的电力项目陷入停滞,电力建设进程被迫放缓。尽管这一行动给非洲清洁能源发展带来了冲击,但中非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为非洲新能源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非太阳能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非洲太阳能资源丰富。根据世界银行与全球光伏协会(Global Solar Council)等机构的报告显示,非洲拥有全球 60% 的最佳太阳能资源,但截至 2023 年,只有3%的发电量通过太阳能光伏实现。非洲太阳能行业协会(AFSIA)发布的《非洲太阳能展望 2025》报告显示,2024 年非洲太阳能新增装机2.5GWp,累计装机达19.2GWp,但仅占全球 0.5% 份额。与其资源潜力相比,这一现实差距巨大。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分析报告指出,截止到2022年,过去 20 年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中仅有约2% 流向非洲,这种资金缺口直接导致非洲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资源优势与利用不足之间的反差,反映出非洲在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非洲亟需新的合作力量,在投资、技术和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形成长期可持续的支撑。

中非新能源合作水到渠成。中国在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工程建设经验,能够以较低成本和高效率输出新能源技术与设备。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国,也已连续多年保持超过 70% 的全球市场份额。中国投资在非洲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数量和额度自2020年以来显著上升,并预计这种增长将继续下去,已经成为推动非洲清洁能源转型的最重要合作伙伴。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南非约翰内斯堡市达姆拉格特光伏项目基地的南非工人在安装光伏板。

中非光伏合作方式多样,效果显著。中非合作不限于单一的项目建设,还涵盖资金支持、运维培训及本土化能力建设。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明确提出了共同发展清洁能源的目标。中方承诺实施一批清洁能源项目,提供技术与产品支持。中国企业与金融机构已广泛参与非洲多国的太阳能电站、风能场和分布式微电网建设,有效改善了电力普及率及稳定性。以肯尼亚加里萨50MW光伏电站为例,该项目由中国企业承建,自 2019 年投运以来,为约 30 万人提供了稳定电力,有效缓解了当地长期存在的“用电难”问题。

中非光伏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不仅直接改善了非洲各国的用电条件,还在环境、社会、治理(ESG)等多个层面为非洲新能源建设地带来了利益。中企不仅提供光伏电站建设与维护的专业培训,为当地培养具备光伏安装与运维能力的青年技术人才,还与当地职业院校、政府机构合作,帮助非洲青年提升就业技能,推动形成可持续的本土新能源产业链。在卢旺达、赞比亚等国,中国企业还通过分布式光伏和微电网项目,帮助偏远农村实现首次通电,为学校夜间照明、医院冷链储药和清洁饮水设施运行提供了保障。用电条件的改善不仅提升了生活质量,也为缩小城乡差距、改善社会公共服务创造了条件。此外,新能源合作还带来了生态效益,光伏电力减少了当地对柴油机发电的依赖,单个项目每年可减排上百万吨二氧化碳,为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

当前挑战与解决途径

在实践中中非新能源合作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化合作,以推动非洲清洁能源转型,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资金缺口仍然存在。非洲新能源项目在建设和运维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尽管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提供了重要支持,但总体投资仍远不能覆盖整个非洲的新能源发展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能源项目的规模和推进速度。需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投资风险。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部分非洲国家新能源专业人才匮乏,但中企员工的工作签证难以获取,难以保障工程进度。这需要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培养本地专业人才,在国内的非洲留学生招生培养中重视专业契合度,培养紧缺人才。同时通过外交途径,改善工作签证等方面的限制。

政策保障不足。部分非洲国家政党更迭会对项目产生重大影响;部分国家行政审批流程不透明且耗时漫长,大型光伏项目在土地审批、环境评估和法律合规等环节,面临较长周期,增加了建设成本和投资风险。目前中方缺少熟悉非洲当地环境的法律顾问,在投资和运营过程中面临较高法律风险。需要培养我国懂非洲文化与法律的专家,切实服务好我国“一带一路”建设。

未来,中非新能源合作需要在政策对接、制度协调和风险管理上加大力度,通过政府间对话和多边机制形成稳定、可预期的投资环境。针对专业人才缺乏、法律风险、腐败和市场准入等问题,通过制度对接、经验分享和企业服务平台,为中资企业创造可预期、可操作的投资条件。未来,通过深化技术转移、提升本土能力、优化政策与投资环境,将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潜力,让中非合作成为照亮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

(作者折潇姿系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非新能源合作;陈睿山系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

——

“可持续方法论”专栏,旨在理清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并提供解题思路与方案。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548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