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4日凌晨,美股周四尾盘跌幅扩大。市场正进行大规模板块轮动,科技股仍令主要股指承压。尽管美国政府已在创纪录时长停摆后重新开门,投资者对利率前景的悲观情绪仍在加剧。

道指跌717.84点,跌幅为1.49%,报47536.98点;纳指跌561.14点,跌幅为2.40%,报22845.31点;标普500指数跌112.60点,跌幅为1.64%,报6738.32点。
综合指数在周四交易时段一度跌破50日移动均线22810.13点。
受因第四财季业绩分化大跌7%拖累,通信服务板块与信息技术板块显著下挫。但医疗保健、必需消费品及能源板块获得支撑。
出于对估值水平的担忧,投资者持续抛售科技公司股票,特别是人工智能概念股。尽管纳斯达克指数本周开局强劲,但在英伟达、博通与Alphabet等权重股拖累下,该科技股主导的指数周四仍将录得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跌。
Laird Norton财富管理公司CIO Ron Albahary表示:“这在我看来像是自然盘整”,他将这种回调称为“健康现象”。
Albahary称:“我认为人工智能叙事的部分逻辑在于,所有这些资本支出终将实质落地。如果医疗保健、制造业和工业领域开始真正受益于人工智能,将支撑‘AI资本支出将全面提升生产效率’的核心叙事。”
美联储货币政策前景的突然转变亦令股市承压。
根据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市场目前预测以数据为导向的美联储在12月年度最后一次会议上降息的概率已降至稍高于49%,较昨日62.9%的概率显著下降。
在历时最长的美国政府停摆期间,美联储因缺失10月非农就业报告与通胀数据等关键经济报告而陷入政策盲区。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周三表示,这些报告可能永久无法发布,且停摆可能使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降低多达2个百分点。一些经济学家预计此次政府停摆对美国的GDP影响较大。
持续六周多的政府停摆于周三晚间结束,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政府拨款法案使其正式生效。该法案周一获参议院通过后,于当晚早些时候经众议院批准,将为政府运营提供资金直至1月底。
BMO私人财富首席市场策略师Carol Schleif指出:“尽管我们始终预期停摆期间缺失的多项数据将无法补全,但通胀与就业数据在报告恢复发布后的面貌仍存疑问。随着政府机构重启运转和经济数据恢复发布,未来几周出现市场震荡我们不会感到意外。”
市场轮动令寻求投资领域拓展的投资者稍感宽慰,但也可能预示资金正从风险资产转向避险资产的谨慎情绪升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