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教授,是您和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拯救了我的家庭。等我们结婚的时候,一定要邀请您,希望您能来,给我们祝福!”26岁女子佟妮(化名)对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吴哲褒教授表示。
10月3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述医院获悉,佟妮家住东北,来该院求诊时正在筹备婚礼,此前她发现自己持续5个多月来右眼视力持续下降,并出现视野缺损。她曾在当地医院检查,检查提示她颅内鞍区有一个占位性病变,跑遍全国多家医院,最终诊断为垂体瘤。
吴哲褒表示,垂体瘤并不罕见,在人群中的影像学检出率可达10%-20%。垂体瘤大多为良性,但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占位效应”和“功能紊乱”。肿瘤增大会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它也可能过度分泌或抑制某种激素,导致女性月经紊乱、不孕、溢乳,男性功能下降,或是出现面容改变、手脚肥大、满月脸等异常,这些现象很分散且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问题,从而延误诊治。
在完善垂体增强MR后,其影像学检查提示,佟妮所患的肿瘤不同于普通垂体腺瘤,表现出“恶性”特征:血供极其丰富,是一个质地坚韧且边界不清的侵袭性垂体瘤。这类肿瘤手术切除难度极大,术中极易引发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威胁生命。因此,多家医院均建议她先采取放疗以缩小肿瘤和控制肿瘤血供,而后再考虑手术,也就是“放疗+手术”这一相对保守的方案。然而,放疗可能导致垂体功能受损,进而可能丧失生育能力。佟妮抱着“一定还有其他治疗方法”的希望,在国内多家垂体瘤诊治中心反复求医,希望能一次性治愈该疾病。
经过多方咨询,佟妮找到了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吴哲褒。“尽管手术风险极高,但如果做好精细的术前规划,可以实现肿瘤全切并最大限度保护正常垂体功能与视神经。”吴哲褒说。
手术前,佟妮向医生提出了一个特别请求:希望能回家乡与未婚夫完成婚纱照的拍摄。随后,佟妮如期拍完婚纱照,再次来到瑞金医院,医疗团队为其开展了这场手术。历经3小时手术,肿瘤被成功完整切除。
手术的成功,只是闯过了第一关。佟妮后续又先后出现两个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一过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内环境紊乱的风险。经过抗中枢感染治疗、激素替代和营养支持治疗,潜在的危机被医生一一化解。术后病理提示,这是一个良性的垂体零细胞腺瘤。对于这类大腺瘤,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手术全切可达到治愈标准。
出院时,女子与其未婚夫紧紧握住吴哲褒的手,激动地说:“等我们办婚礼的时候,希望您能来,给我们祝福!”听到这番话的吴哲褒教授直言:“很感动,这是病人对我们医护人员艰辛付出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