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市民在位于北京西单商圈的首都电影院检票,准备观影。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
从大江南北电影院里人潮涌动,到一张张社交平台上“晒”出的电影票根;从2023年春节档创下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的好成绩,到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取得调查以来的最高分……看电影、评电影、分享电影,成为假期文化消费一道生机盎然的风景。
透过一部部春节档上映的影片,我们看到电影工作者的匠心和创造,看到他们想方设法把故事讲好、把人物刻画好、把电影的魅力展现出来。透过观众的选择与热议,我们看到观众对电影的热爱和电影创作的多样性、丰富性,看到电影市场的复苏回暖,看到中国电影的内在韧性和巨大潜力。
新的一年,期待中国电影从“开门红”到“满堂彩”,不断实现突破,取得新的更大飞跃。
――编 者
2023年1月19日(腊月二十八)
走出心中那片“深海”
本报记者 周飞亚
“伫立在隆冬,就盼望来年的春风。”1月19日晚上9点半,北京UME影城华星店《深海》点映场,片尾曲放完,全场一片静默,人们沉浸在影片带来的情感冲击里,难以抽离。
相似的场景在各个放映厅上演。各地观众纷纷写下留言:“因为要极力控制情绪,走出放映厅之后,我甚至没法开口说话。”“我逃走了,因为眼睛很红,怕被人看见。”
在动画电影《深海》的观影体验里,“情感共鸣”成为关键词。《深海》不是应景的“合家欢”类型,没有明星,凭借实力获得点赞好评。该片的百城点映活动结束后,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第二名。《深海》的上映与反响说明,春节档电影正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深海》讲述一个敏感孤独的小女孩在陌生人的善意关怀下,直面自我,最终走出了内心的困境。“深海”不仅是电影里展现的那个奇幻世界,也隐喻着女主角参宿的心灵深处。“七年磨一剑”,《深海》终于与观众见面。人们赞叹画面呈现出的视觉盛宴。《深海》全片应用“粒子水墨”技术,将传统水墨与3D结合起来,创新“中国风”,精细度超越以往任何一部动画作品。这一技术的研发过程充满艰辛,据透露,导演田晓鹏为制作最初3分钟的“粒子水墨”样片,耗时整整两年。视效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剧情服务。深海世界被渲染得五彩斑斓、极致绚烂,因为那是孩子的梦中童话,与参宿在心灵困境中感受到的“灰色世界”形成鲜明反差。片中每一处细节都是埋下的伏笔,有其存在的深意。正如制片人易巧所说:“粒子开发必须要跟故事结合。粒子是参宿堆积的整个世界,是她人生中每一天遇到的人、闻到的气味、记住的数字、看过的书……”
“在影院里,你也会发现你心中那片深海,也许你曾经潜入,也许你正身在其中,但深海中那一只伸向你的手,那一团你拼尽全力想要靠近的光,就在那里,触手可及。抑或,你就是伸向同伴的那只手,就是别人眼里的那团光。”一位观众动情写道:“愿每个人都能被善待。”
记者的话: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到《白蛇:缘起》《姜子牙》……人们叫得出名字的国产动画电影,几乎都是由神话或者经典改编。不借力神话IP、内容完全原创的动画电影,创作难度无疑更大,却是国漫真正崛起的必经之路。因此,《深海》的出现以及获得观众认可,尤为可贵。
2023年1月22日(正月初一)
气冲霄汉“满江红”
本报记者 赵
